【教改透视】
在我国第一个“医师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都要关心爱护医务人员,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同时要求广大医务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继往开来,再接再厉,不断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新贡献,为健康中国建设谱写新篇章,努力开创我国卫生健康事业新局面。”高等医学教育要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不能板结于传统医学医术教育,不能停步于常态化医德和人文素养教育。而探索高等医学教育在新时代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成为新时代每一所高等医学院校必须思考并作答的必考题。
应势而谋,建立理论和实践一体的医德教育体系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但如何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发挥医学院校在育人方面的特殊优势,就必须探索新时代医学院校医德教育新模式。具体来讲,该模式旨在通过学校引导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实现医学生医德的塑造与养成,以德医交融为重点,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贯通,进而建立医德理论教育体系;思政实践与实践思政贯通,创设德育功能的医德实践教育体系;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的教育实践活动。
新的医德教育模式要立足于学生成长全过程,突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用“三新”体现医德教育全过程。
“新”体现在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贯通。新医德教育在大力加强传统思政课建设的基础上,把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到学生全部课程,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由专业课的课程思政群、健康人文教育课程群、文化通识教育课程群组成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以文化人,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全覆盖。
“新”体现在将思政实践与实践思政相贯通。针对医学生具有长达两年半的临床实践教育特点,新医德教育特别强化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思政教育,将传统的思政实践课程体系延伸到临床实践过程中,实践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全覆盖。
“新”体现在构建医学生医德教育全覆盖体系。新医德教育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与实践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遵循学生学习规律,贴近学生成长实际,完善了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体系。
因势而动,思政教育和医学专业教育同向共行
医科院校是医学生求知成才的圣地,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创造知识的殿堂,更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场所。当前,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不高,课堂“低头族”等现象频发。出现这些问题,与部分教师授课能力低、教学方法呆板和课堂吸引力不强有关。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采用传统大水漫灌式授课方式,整堂课都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被动听,师生之间没有沟通交流,生硬呆板;有些教师虽然会穿插提问,但问题缺乏质量和启发性,难以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积极性;有些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没能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合理转化,聚焦现实不足,没有成为一整套有效激发兴趣、激荡身心、受益终生的教学体系。
为此,要让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入脑入心,就需从医学院校自身特点出发,从丰富内容和创新方法上入手,建立一套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年级学生采取分阶段的教育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上,在思政课程中注入医学元素,将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关的医学案例引入课程,增强医德教育针对性。同时,在课程思政中挖掘医德元素,将医学家的鲜活事例、医学重大成果形成中的感人事迹引入课程,增强医学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共行。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资源库、开展情境体验式教学方法改革、增加思政实践课时,使思政课程活起来;通过在专业课程的临床见习、实习、实训环节中广泛开展仪式文化教育、义诊服务活动、志愿者活动等课程思政实践,增强医学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使思政实践与实践思政同向共行。
顺势而为,做实做细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贯通”
从落实落细和有机衔接上入手,才能保证医德教育新模式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理论教育“双向贯通”、思政实践和实践思政的实践教育“双向贯通”,才能切实保证医学院校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这就要充分发挥“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牵头协调、部门和院(部)共同参与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思政工作格局的政治优势,牵头单位全面落实、协同单位密切配合、协调单位积极统筹,落实、落细、有机衔接。
一是教学主管部门要统一规划、统筹推进。医学院校要依据学生在科学和学术、临床能力、健康与社会、职业素养四大领域应达到的素质要求,科学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并严格贯彻执行。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专业实验、修业年限和时间分配、成绩考核、毕业及学位授予等方面的内容,从制度层面对毕业生应达到的知识、素质、业务能力提供基本保障。相关院系、专业通过在课程计划中将医学专业案例引入思政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引入专业课程、分配思政实践和实践思政的学时及学分,为学生全过程接受思政教育提供保证。在课程计划和授课内容中,注重将典型案例确定为固化知识点、将必要实践活动固化为必须教学环节,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
二是坚持“五提升、五贯通”原则,制定和完善课程计划。一要提升医学人文素养,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全面推进健康人文素质教育,注重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提升岗位胜任力。二要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适应医学教育改革需要,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实践中,建设网络教学平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三要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将实践训练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课程实习—技能训练—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社会实践为纽带,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四要提升创新能力,将创新教育和训练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此外,还要大力加强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和科研能力。五要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将服务意识和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医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基本素养的养成。
三是教育教学改革要全面开展、持续深化。在多年办学实践中,山西医科大学形成了“人文引领,立医师之德;知行并重,求医技之精;系统培养,育善医之才”的育人理念和“厚基础,强实践,重素养,严管理”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实施“岗位胜任力提升、整合课程建设、实践能力培养、三全育人建设、教学资源优化”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学校针对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开展以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为核心的教学改革。2014年9月,学校以健康人文教育为核心的《系统性素质教育支撑下的临床胜任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教学改革成果荣获教育部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2018年4月,学校以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为核心的《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特色资源库建设研究》《医学院校健康人文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和《以提升临床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卓越医生培养过程中基础阶段课程体系建设》等三项教学改革成果荣获了山西省教学改革成果特等奖。
(作者:张俊龙,系山西医科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