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听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历史机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关键在于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
“五个振兴”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其中的“组织振兴”主要指基层党组织的振兴。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将步履维艰;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便会蹄疾步稳。
抓牢“第一书记”,培育乡村振兴“领头羊”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第一书记入驻农村,扎根基层,负责基层党组织工作,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主心骨、带头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意义的认识,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乡村振兴离不开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要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驻村第一书记是村级党组织建设的组织者,是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书记要勇于扛起责任、提起“精气神”,着力发挥“领头羊”的关键作用。
二十一世纪最宝贵的是人才。当今社会经济的竞争,主要就是人才资源的竞争。同样的道理,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资源,甚至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资源,不仅要想尽办法将人才留下来,促进乡村人才回流,吸引外部人才流入,还要搭建大舞台,实现人尽其才,发挥出最大的人才能量,为乡村振兴作出卓越贡献。
在汇聚人才资源方面,乡村基层党组织大有可为。打造战斗力强的基层组织,需要做事能力强的人,引领大家共同奋斗顽强拼搏,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模式。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证明,很多农村致富能人、农民企业家具备超前的发展思维,敢想敢干,把他们吸收进基层党组织,发挥自身强项,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积极引导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振兴,特别是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需要建立激励机制,吸引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技能人才、退休教师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捐资捐物、乡村助教等方式,共同参与乡村振兴的光荣事业。
完善体制机制,打击“村霸”及其“保护伞”
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保证。为此,在领导体制上,需要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打造具备超强战斗力的基层党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是政治组织,也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乡村基层党组织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合格”,坚定不移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团结带领广大群众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决策部署。
在具体机制上,一要建立综合考评体系,对乡村基层组织及其带头人进行全方位监督和考核,理清管理部门各方权责,杜绝权力滥用,防止权力腐败。二要完善依法治村的制度体系,增强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同时对广大村民普及法制教育,引导农民遵法守法并能够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三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通过强化基层组织尤其是村民组织建设,不断创新组织方式,畅通村民诉求表达通道,营造邻里互帮、村民互助、和谐发展的组织氛围,实现村民自治组织的良性运转。
“村霸”和黑恶势力是附着在农村的毒瘤,不仅严重侵犯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危及基层党组织的正常有序工作,破坏党在乡村基层的权威地位,干扰党的政策贯彻落实,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拦路石”。各地要遵循中央精神,严厉打击“村霸”和黑恶势力,打击其背后的“保护伞”,惩治乡村基层腐败行为,把阻扰乡村振兴的“拦路石”搬掉。
实施“党建+产业”,抓住乡村经济发展主线
乡村的组织振兴必须牢牢抓住产业和经济这条主线。只有产业发展了,乡村才能繁荣兴盛,才能聚集人气,形成良性循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统领带头作用,积极探索“党建+产业”融合模式,抓住产业兴旺的“牛鼻子”,挖掘乡村资源禀赋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将产业发展基础打牢,把乡村产业搞活,让广大农民通过产业兴旺致富,收获乡村振兴的发展红利。
乡村基层党组织具有政策、信息、资源等优势,通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聚集各项优势资源,带领农民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扶持农民创业就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激活农村基层活力,拓宽乡村经济发展空间,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农民增产增收。采取“党建+产业”融合模式,推动基层党组织“上产业链”“进合作社”“入种养基地”,使党组织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坚强堡垒,更好地组织农民跟着党组织走、跟着市场走。
实施基层“党建+产业”,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市场经营体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塑造优质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溢价,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加快乡村产业振兴步伐。推进“党建+产业”融合模式,解决党建、发展“两张皮”难题,能够更好地了解产业发展规律,亦能贴近地气,摸索适宜的发展模式,及时反馈相关信息,帮助政府制定合理的产业鼓励政策。
(作者:娄海波,系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