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23日 星期四

    《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8)》显示——

    中国奶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作者:本报记者 李慧 本报通讯员 郑惠原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23日 10版)

        奶业密切关系民生保障,关系国民体质增强,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世界卫生组织把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8月22日,中国奶业协会和农业农村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发布《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我国乳品产量总体稳定,质量持续提升,现代奶业建设稳步推进,监管工作成效显著,奶业行业结构调整尤为明显,中国奶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奶业质量安全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生鲜乳抽检合格率达99.8%,三聚氰胺等重点监控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9年保持100%,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合格率99.5%,乳制品抽检合格率99.2%。即使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奶产品整体安全状况也已经达到很高水平。

        2017年,各地区、各部门、全行业多措并举,强化乳品质量安全监管,持续推进奶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召开中国奶业20强峰会,开展“中国小康牛奶行动”和“奶酪校园推广行动”,推进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配方注册工作。在各方努力下,奶业产业素质持续提升。

        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刘亚清介绍,2017年全国奶类产量3655.2万吨,位居世界第三。在具体指标方面,2017年,农业农村部对4300余批次生鲜乳样品进行监测,乳脂肪平均值为3.80g/100g,乳蛋白平均值为3.23g/100g,菌落总数平均值为31.3万CFU/mL,体细胞数平均值为30.9万个/mL。这些主要指标都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农业农村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王加启介绍,乳脂肪、乳蛋白、菌落总数、体细胞平均数是国际公认的衡量牛奶品质的四大标志性指标。乳脂肪、乳蛋白作为营养指标,其水平高代表我国奶牛养殖水平的提高,菌落总数、体细胞平均数作为安全指标,其水平高代表我国牛奶的污染程度较小。

        乳品质量持续提升与奶源密不可分。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认为,奶源是决定乳品质量的关键,没有好奶源,优质乳制品生产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为提升奶源质量,我国加强改善奶牛养殖环境和卫生条件,完善奶牛场装备设施,推行奶牛精准饲养提质增效技术,不断强化规模牧场保健体系建设。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奶牛规模养殖(存栏100头以上)比例达58.3%,规模牧场机械化挤奶率达100%。

    质量监管正逐步覆盖奶业全产业链

        优质乳品是“产”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要产出一杯好奶,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目前,质量监管正逐步覆盖奶业全产业链。在养殖环节,我国制定了完善的奶牛养殖标准和规范,落实养殖者主体责任,让健康的牛产健康的奶;在运输环节,生鲜乳抽检覆盖所有奶站和运输车;在加工环节,实行出厂批批检验制度。

        农业农村部从2009年开始实施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累计抽检生鲜乳样品20万批次。2017年,组织全国40多家质检机构,采取专项监测、飞行抽检、异地抽检、风险隐患排查等方式,抽检2.3万批次生鲜乳样品。

        婴幼儿配方乳粉是重要的乳制品,其质量安全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也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因此,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在监管婴幼儿配方乳粉方面,已经实现全程管控。“一是从奶源基地建设、饲草料供应、奶站和运输车监管、奶源质量安全抽检、培训推广关键技术、政策扶持六个方面确保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安全;二是实现了过程严管,加强对企业生产环境、设备运行状态和设备运行过程的管理,建立追溯体系;三是产品严检,对国内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全覆盖抽样,对婴幼儿配方乳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检验项目进行全覆盖检测。”王加启说。

        同时,我国着力建设奶业监管监测信息系统,目前已经实现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100%全覆盖。

        “未来要继续织密监管网,进一步提升乳品质量安全。”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说,要落实养殖者的主体责任,加强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使用监管,实行乳品企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构建严密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民族奶业振兴前景可期

        7月26日,荷兰合作银行发布了2018年“全球乳业20强”榜单,中国伊利、蒙牛两家企业蝉联前10强。

        近年来,我国奶业转型升级加快,在奶源基地建设、技术设备、企业管理、质量安全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产业素质明显提升。竞争力不断加强,赢得了市场,获得了消费者认可。一些民族品牌脱颖而出,多个企业的多款产品多次获得国际大奖。

        2015年,中国奶业协会在全国600多家乳品企业中综合评选出排名前20的企业,成立了中国D20企业联盟。原农业部抽检显示,该20个乳品企业的奶源质量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去年,D20企业乳制品销售额2000亿元,占全国乳制品销售总额的55%;自建牧场荷斯坦奶牛存栏150万头,约占全国荷斯坦奶牛存栏的22%;生鲜乳收购量1545万吨,占全国生鲜乳收购总量的60%,成为奶业领域的品牌标杆。

        2017年,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折合成生鲜乳为36.9公斤,消费水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我国奶业发展潜力巨大。

        “关键要打造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乳品品牌,激活消费潜力。”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高鸿宾说,虽然不少国产乳品在国际上获奖,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国产乳品在国际市场份额占有量和消费者认可度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做大做强中国奶业品牌,任重道远。

        “目前,我国乳制品加工仍以液态奶为主,干乳制品生产加工不足,供需结构不平衡。乳企应以此为突破口,优化产品结构,寻求新的利润点。”全国畜牧总站研究员张书义建议,可在优质产区建设干酪工厂,确保奶源价低、量足。支持相关企业的科技创新,加快在关键设备和工艺上转型升级,提升产品精深加工能力。

        (本报记者 李慧 本报通讯员 郑惠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