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22日 星期三

    娄山关下雁归来

    作者:本报记者 吕慎 李丹阳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22日 07版)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新貌。新华社发

        【聚焦红色旅游发展】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的娄山关村,就在娄山关脚下。远看青山巍峨,近看白墙黑瓦,宛如画卷。眼下正值暑期旅游旺季,走在村里农民工返乡创业一条街上,两旁的三层黔北民居都挂着避暑民宿的招牌,院子里私家车停得满满当当。

        “黄焖鸡是我们店的特色,每个来的客人都想吃,最忙的时候我一天杀了16只鸡。”午后,“雁归来”客栈的主人、今年54岁的马毅坐在藤椅上,对客人绘声绘色地讲述着。

        马毅的客栈就开在创业一条街上。据他讲,每到夏天,这条街上的避暑民宿一房难求,住满了来自重庆、四川等地的游客。他和兄弟家的民宿能住80人,每人每天包吃包住100元,这样算起来,两家6月到8月毛收入就有70万元。

        依托娄山关红色旅游资源与凉爽的气候,娄山关村乡村旅游非常火爆,开办乡村旅馆和农家乐的村民已超过300人,从业人员达1580人,2017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户均创产值10万元。

        重庆的曹大姐是第6次来到马毅的客栈避暑:“这里不仅气候凉爽、风景优美,还是红色革命圣地,每天早晚我们都要登上娄山关山顶,看看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壮丽景色。”

        让曹大姐特别喜欢的,还有娄山村的藤编制品。在娄山关村,家家户户编藤。街上卖的藤制品,不只有椅子、篮子、摆件等常见物品,还有吊椅、花架、茶几和幼儿玩具等新鲜样式,深受游客喜爱。

        马毅是板桥镇娄山关村藤编产业发展的领头人,屡获全国性藤编工艺大奖的他,向客人展示起自己的得意之作:纪念遵义会议的藤茶台组合、藤编红军纪念碑、寓意返乡农民工的“藤归雁”……作为娄山关下土生土长的板桥人,他的作品总是与“红色”联系起来,富有意义。

        事实上,娄山藤编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十分兴盛,由于省道过境,来当地买藤编制品的过客络绎不绝,藤编是当地很多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但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村里的青壮年纷纷南下务工,劳动力逐渐减少,加之2001年高速公路开通,来此过路的人骤减,藤编产业随之萧条。为了不让祖传的手艺失传,2001年,马毅带着村中编织能手南下,去广东佛山的一家藤编厂打工。

        借着娄山关红色旅游的东风,村里的人气又聚了起来,大家纷纷捡起了手艺。2009年,已是业务主管的马毅回乡探亲时看到家乡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藤编行业充满商机,立刻决定返乡创业。他成立了“遵义市毅丰藤艺有限公司”,按照先进技术研究设计藤编产品,突破传统样式将藤编的实用性和美观性改良,产品品种由十几种增加到上百种。

        “产业的发展光靠一个人肯定不行,村里家家户户会藤编,要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抱团发展才能找到出路。”马毅说。在区、镇政府的引导下,“娄山关村藤编党支部”2013年成立,采取“支部+村委+产业+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由马毅这样的产业大户接下生产订单,分到农户加工,产业大户计件付费,负责销售,这种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模式拓宽了销售渠道,规范了市场经营行为,避免了恶性竞争,大大增强了产业发展动力。

        经过几年的努力,娄山关村的藤编制品迅速走向市场,北京、重庆、江浙一带等已成为重要的销售目的地,年均销售额能达到800多万元。

        在红色旅游的带动下,乡村避暑游、藤编、特色食品等产业在娄山关村渐成规模。过去“田少山坡多,谋生靠奔波”的娄山关村,如今外出农民工纷纷返乡搞藤编、做豆干、开乡村旅馆、办农家乐。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一条街上已有藤编、农家乐及乡村旅馆共112家,实现了家家有庭院、户户有经营、人人有就业、天天有收入。

        “2014年以前我们这还是省内一级贫困村,现在是小康示范村。一条街上,家家当老板。”马毅颇为自豪。

        (本报记者 吕慎 李丹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