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19日 星期日

    姜席堰:灵山江水灌万亩粮田

    作者:本报记者 严红枫 陆健 本报通讯员 张桂芬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19日 10版)

        姜席堰航拍图。龙游县委宣传部供图

        姜席堰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龙洲街道后田铺村山头里自然村灵山江上,素有“龙游都江堰”之美誉。

        姜席堰创建于1330年至1333年间,由上堰、下堰组成。为纪念主持和赞助修堰的姜、席两位员外,分别把上堰称为姜堰,下堰称为席堰,简称姜席堰。姜席堰现有干渠4条,全长18.8公里,支渠15条,全长30.87公里。姜席堰的灌溉范围包括龙洲街道、詹家镇两个乡镇、21个行政村,灌区总面积3.5万亩,是龙游县重点产粮区。

        姜席堰还为灌区居民提供生活生产用水。1736年,姜席堰水引入城濠,城内河渠相连,既解决了消防和居民用水,又使城内“西湖”和“泮池”恢复了旧貌。至今,姜席堰入城之水仍在使用。

        姜席堰自公元14世纪创建以来,一直采取“官督民办”的管理方式。清代设有堰工局,在府、县政府的监督下,由乡绅具体负责堰渠维修、管理经费、制定章程等事宜。姜席堰这种官方与民间管理的结合,一直延续至今,保证了姜席堰的可持续运行。灵山江水从姜席堰汩汩流出,不仅使下游数万亩粮田得以自流灌溉、旱涝保收,更促进了龙游城市的发展和兴盛。

        今年5月13日,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专家组对龙游县姜席堰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进行现场考察评审。专家组认为:姜席堰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保障了工程可持续利用,对当代水利工程管理具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

        “姜席堰不仅起着灌溉作用,而且非常符合当下中国所提倡的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治理、乡村振兴。希望这次浙江龙游借此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功的机会,更好地打造一个亮点工程,造福当地百姓,让家乡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荣誉副主席丁昆仑说。

        (本报记者 严红枫 陆健 本报通讯员 张桂芬)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