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七夕】
本报北京8月18日电(记者董城 通讯员褚建慧)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人对自然的崇拜及女性追求心灵手巧的美好心愿,后被赋予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极具浪漫色彩的节日。17日,北京民俗博物馆举办了“七夕乞巧 巧惠京城”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弘扬传统,传承文化。
为了让北京市民零距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北京民俗博物馆连续三年举办“七夕节系列文化活动”,通过应景的节俗场景布置供游客们祈福、合影,设计丰富的手工斗巧竞技环节让大家身临其境,让市民体味传统节日的多姿多彩。本届活动中还邀请了剪纸、编织、面塑、毛猴等多位民间艺人摆台展示各类手工艺品及制作技艺,并现场指导观众亲身参与民间工艺的制作。
此前,“情定运河 圆梦七夕”第六届北京七夕文化节在通州区开幕。开幕式上,以5组“首都文明(最美)家庭”的家风家训故事为脉络,通过电视纪实的艺术手段展现优秀家风故事,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精髓,展示通州人民建设副中心、共筑通州梦的良好精神风貌;通过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和文明(最美)家庭的才艺展示,积极倡导七夕传统节日忠贞爱情、勤劳乞巧、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婚姻家庭观念。
通州区文化活动中心还分两场举办了七夕文化讲堂系列活动。为爱朗读“纸短情长 声声入耳”主题活动围绕爱情、婚姻、亲子、家国四个主题,围绕从个人到情人、从情人到夫妻、从夫妻到家庭、从家庭到社会、从社会到国家等人生进程的不同阶段,以经典诗词为载体,结合朗诵与音乐,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全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