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8雅加达亚运会】
18日夜晚,第18届亚洲运动会的圣火照亮了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的夜空。朋加诺体育场中央,来自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全部45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健儿,共赴亚运之约。
亚运会已经走过67年的历程,本届亚运会主题为“亚洲能量”。
“亚细亚”,意即太阳升起的地方。从最初只有11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运动员参加的比赛,发展成为规模仅次于奥运会的国际体育盛会,一抹晨曦已升腾为满天霞光。“雅加达”,意为胜利的城市,雕塑“奋起的青年”身材健美,高举火盆,矗立在雅加达主干道苏迪尔曼大街南端,时刻提醒着青年人奋起建设国家。未来的15天,在胜利之城,一个个关于勇气、梦想、拼搏、友谊的故事,将由此落笔,为亚运竞技场写下新的传奇。
和平与开放的能量
亚运会的背后体现着文化的源远流长。在印尼国家博物馆里,来自中国的瓷器,记录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也见证了中国和印尼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今天,雅加达依然是印尼海陆交通的枢纽,雅加达港是东南亚重要港口之一。几个世纪的传承,开放已深深镌刻在这座城市的发展史中,而雅加达,还将向世界展现更为多元的侧面。
开放与多元,恰恰也是成就亚运会的关键特质。作为世界上地域最广、人口最多,种族、文化、宗教、风俗复杂多样的大洲,如果说有什么活动能将域内成员号召在一起,将多元化的色彩共冶一炉,亚运会的作用无可替代。亚运同心,亚洲同在,体育消弭纷争,亚洲在此时此刻发出了同一个声音,那是呼唤和平、友谊、信任、宽容的声音。
在亚洲走向繁荣和进步的征程上,亚运会发挥过独特的作用。在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中,亚运会也是重要的见证者。在第一届亚运会上,新中国就派出了观察员。44年前,中国体育健儿首次出现在德黑兰亚运会上,中国从此成为亚洲体坛不可忽视的力量。从1982年亚运会起,中国代表团始终在金牌榜上高居首位。1990年北京成功举办亚运会,这是中国首次举办国际性大型综合运动会,向世界展现了改革开放的崭新面貌,为我们申办和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奠定了基础。20年后,2010年广州再次成功举办亚运会,“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口号传遍亚细亚,体现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对亚洲的责任与贡献。
在亚奥理事会会旗和亚运圣火的见证下,亚洲的“多元化”在雅加达将继续充分表达,“我们分属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文化,但我们都能够读懂体育这一通行世界的语言”,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观众、媒体、志愿者……都用自己的方式将爱和友谊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传递着和平与开放的能量。
年轻与梦想的能量
亚运会与一座城市彼此成就,这便是梦想的能量。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中国人的奥运梦想变得真切;1998年,曼谷第四次举办亚运会,顶住了金融风暴的狂澜,为全亚洲注入逆境奋发的勇气;2006年,多哈亚运会以其奥运会级别的运行标准,实现了卡塔尔一个小国的伟大梦想。当雅加达接过亚运的接力棒,“亚洲能量”的口号就深深烙在亚运史上。“亚洲能量”不仅寄托着竞技体育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梦想,也体现出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以赛会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
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曾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罗格感叹,亚洲体育觉醒了。亚洲体育的觉醒,不仅依靠中国、韩国、日本等亚洲体育“领头羊”在奥运会上摘金夺银,更是亚奥理事会45个成员的倾力参与,共同构筑亚洲体育的发展基石,共同创造亚洲体育的美好未来。
4年前,河内放弃本届亚运会举办权,危急时刻,雅加达申请接手。接手本届亚运会后,雅加达并没有大兴土木。本届亚运会的场馆几乎都是旧有场馆的翻新,一些会展中心也被稍加改造成为临时场馆。朋加诺体育中心是1962年第四届亚运会的主场馆,也是本届亚运会比赛项目最集中的地方,翻新投入为7700亿印尼盾(约合3.8亿元人民币),这无疑可视为节俭、可持续发展的奥运新理念的成功实践。亚运会不仅是亚奥理事会成员国和地区运动员的竞技赛场,也是体现亚洲团结、奋进的窗口。“亚洲能量”让梦想变得触手可及。当亚运会成为所有热爱体育、热爱生活的人们的节日时,举办体育赛会就不再像是一件奢侈品,而是量力而行,回归体育本源,享受快乐。
连日来,在举办开闭幕式的朋加诺体育场附近,尽管烈日当空却不时能见到为准备开幕式文艺表演的群众在坚持排练。看见手持相机的记者,排练中的演员高兴地挥手致意。一位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当中有大学生、高中生,也有已经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大家参与的热情很高,亚运会就像是我们的节日。体育为这座城市的年轻人带来梦想的能量。”
亚运会,是承载亚洲人民梦想的舞台,更是激励年轻人奋进的竞技场。在这里,拼搏无分强弱,梦想一样灿烂,故事同样动人。
(本报雅加达8月18日电 本报记者 侯珂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