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17日 星期五

    学习红船精神 弘扬红船精神

    ——读《红船精神问答》

    作者:金延锋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17日 09版)

        2005年6月21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署名文章,首次从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的层面提出了红船精神的理念,系统总结和阐述了红船精神的科学内涵、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10余年来,红船精神的影响越来越大,红船精神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也取得了很多优秀成果。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嘉兴南湖再次强调,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为此,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组织研究专家、学者收集整理红船精神研究资料,针对当下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迫切需要了解和学习的有关红船精神的知识点,撰写了《红船精神问答》一书。

        红船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早期共产党人在建党实践中形成的红船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始终如一的红线,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的坚实基石。《红船精神问答》在以往学习、研究、宣传红船精神的基础上,围绕红船精神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红船精神的历史地位、红船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理论价值、红船精神的实践意义等几个方面,精心选择了20个问题,从历史的维度、理论的深度、时代的高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生动解答和阐述。选题严谨,解题准确,是这本书的第一个特点。

        红船精神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红船精神,就是为了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在创建前后所形成并始终影响着党的发展壮大的革命精神的研究,达到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目的。红船精神所承载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是激励我们党顽强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执政兴国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精神支柱。《红船精神问答》在答题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大量生动的历史事件、鲜活的历史人物,从理论上阐明了红船精神所揭示的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的革命精神,更是这种精神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说理不说教,论理不空乏。所以,史论结合,寓论于史,论从史出,是这本书的第二个特点。

        这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是由浅入深,生动通俗,言简意赅。《红船精神问答》的20个选题,内容涉及广大党员干部、普通读者所必须知道和想要深入了解的所有关于红船精神的精髓要义。所以,每个选题都非常重要,都可以写成洋洋洒洒的鸿篇大作,但全书只有5.7万字。作者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娴熟的写作笔法,以及自身对红船精神学习研究的深入领悟,对每个选题进行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解剖,在生动通俗、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中,透视出深刻的哲理,将知识的普及与理论的提高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有助于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悟红船精神的精神实质、时代意义,以及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实践。《红船精神问答》就是这样一本具有强烈现实指导意义的通俗理论读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们面对的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面临的国内问题千变万化。世界在大变动,中国在大变革,这需要我们既坚持与时俱进,也要保持足够的坚守和定力。所以,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就要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学习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和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明确肩负的重大责任,增强为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目标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新长征途中,齐心聚力,勇往直前。

        (作者:金延锋,系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