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11日 星期六

    艺术教育不是功利教育

    作者:关玲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11日 06版)

        艺术作品的创作一般要经历生活积累、技法运用、作品接受三个过程。那些满含作者思想情感、技艺纯熟、表现力丰富、影响力巨大的作品,给我们的人生带来镜像,让我们从中体会个体之外广阔的历史、现实的社会、丰富的内心世界,并反观自己,受到心灵启迪。

        艺术教育则围绕艺术作品,有两个层面上的含义,一是艺术鉴赏,二是艺术创作。通过艺术知识的学习,可以了解以往艺术作品,尤其是艺术精品创作的过程、历史背景、技巧运用、内容含义、表现魅力,久而久之成为艺术作品的鉴赏者和批评者;而通过艺术作品创作实践,可以用艺术思维和艺术技法,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用艺术形式呈现和表达出来,成为艺术作品的创作者。

        艺术教育既简单又复杂。简单在于,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层面上,按照系统分门别类,沿着历史线索和基本创作原理循序渐进,长时间训练总有收获;复杂在于,艺术需要心灵体验,无论是鉴赏还是创作,没有感悟,艺术就不存在。而目前的大众艺术教育,尤其是以本科及硕士研究生考学为目的的艺术辅导班教育,不仅把艺术教育简单化了,还往往以功利目的为诉求,将艺术教育庸俗化了。在“有用”的指导思想下,艺术学习急功近利,在急于求成中,将艺术教育的美好过程省略掉,直奔结果,使艺术教育变得枯燥无趣、匠气和俗气。

        柏拉图说艺术即模仿,亚里士多德说艺术即认识,叔本华说艺术即呈现,黑格尔说艺术即理想。模仿什么?认识什么?呈现什么?当然应该是以理想为基础,模仿生活,认识生活,呈现个体情感和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当艺术教育不以情感体验为出发点、不以思想认知为内核、不以审美人生为培养教育目的,仅仅在短时间内将书本上的内容用有效的手段以背课文的方式让学生生吞活剥,以满足应试的需要,艺术教育就与初衷相悖了。

        很难想象,一个从没有生活经验的人能够对《麦田拾穗者》有深刻理解;也很难想象一个对麦田生活没有思考的人能够创作出《麦田拾穗者》。但是,艺术类本科及硕士生招生过程中,很多从来没有去过麦田的高中生、本科毕业生在照本宣科煞有介事地阐述着他们对这个作品的理解,除了书本上那几句话,完全没有深切的人生体会。当然,高校艺术类招生考试也并没有指望学生对经典艺术作品有基于生活经验之上的认识,因为那是不可能的。绝大多数考生从学校到学校,又能有怎样的生活体验呢?同样,临时抱佛脚学了几下猫爪功夫,又怎么可能有呈现内心万千思绪的本领呢?何况也没有太多思绪可呈现。那问题来了,艺术类招生考试为什么要考这些内容呢?

        高校要考,学生就得学,中学或本科教育中没有,就得上辅导班。基于知识性阅读量的艺术考试,就会催生出一批教学生如何死记硬背的辅导班。凭借猫爪功有可能考上的现状,就会催生出一堆针对应试的猫爪功夫艺术培训班。艺术教育由此走上歧途,并恶性循环。从辅导班里出来的学生,朗读的材料是一样的,表达的方式是一样的,连重读处都一样,更有甚者,连自我介绍都一样。很多考生弹着十级考试的曲目,却将内容表现得僵硬冰冷,或者胡乱生发出莫名的理解。最让人无奈的是,那些连教师都管唐寅叫唐演的辅导班,不仅亵渎艺术,对艺术学习者极其不负责任,也将艺术教育变为错误百出的假冒伪劣产品,给学习者造成极大误导和危害。

        高校对通过辅导班学习艺术的考生也不甚满意,但除此一条路,考生怎样才能获取一些艺术常识呢?高校又如何通过考试这一渠道发现艺术人才呢?

        话题不可避免地得回到中小学和本科时期的艺术教育上。其实,幼儿园时期我们的艺术教育就开始了,但这条路似乎越走越窄。小学时代孩子尚有暇顾及艺术学习,去美术馆、去音乐厅,也去农村山区或国外,体验生活采集民风民情。进入初中,放飞艺术理想就变得很有难度了,有些勤奋努力的家长敦促着还算听话的孩子甚至可以完成钢琴、古筝等艺术表演十级证书的学习与考核。但进入高中,艺术教育几乎不得不终止。同时,在大学非艺术类专业本科学习的学生以专业教育为主,艺术教育并非主业。我国中小学教育体系和非艺术类本科教育的现状虽对艺术教育不利,但有它自身的科学性。在中小学艺术教育还不够充分和完善的前提下,高校的艺术类本科、研究生招生就需要改革考试内容与方法。考什么、如何考,需要明确目标。以发现具有艺术创造潜能为目标,根据高中生和非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学习特点,设计能够让他们的艺术天性、艺术创造潜质被激发的内容和方法,或许是杜绝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所谓艺术教育的方法。

        我们都知道,浸染,是学习艺术的最好方法。有条件的孩子从小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在快乐中就完成了学习过程。即便学业紧张,接受艺术教育的时间有限,但长期的熏陶已经将艺术的种子根于心植于体,只要考试方法得当,轻轻一拨,就能发现人才。对于不具备条件的孩子,浸染的确是件昂贵无望的事情,但他们特有的生活经历正是艺术学习不可多得的财富与基础,艺术教育之门也会向他们敞开。

        近些年来,各高校艺术类招生方法不断改革,正朝着有效寻找具有艺术创造潜能人才的方向进步。如让他们设计一场毕业晚会、给父母做一个弥合代沟的APP,画一张主题画,唱一首自己选的歌,或者通过夏令营的方式,在稍长一点的时间里全面了解等。形式多样的考核方式,比单纯考核他们知识记忆点能够更有效地考核出他们的专业综合能力。这些,都是辅导班教授不了的,也无须通过辅导班辅导。

        每个孩子都有他们自己的生活,哪怕生活极其相似。每个孩子都有对生活对艺术的认知,尽管认知的程度有深浅,感悟的程度有不同。高校招生从中选取感悟及表达符合专业需要的学生,可以将艺术教育导向到日常教育为主的正确轨道上。让艺术教育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着手,在日常实践中传递快感,让枯燥的学生生活变得可品味、有意味,并使学生不断地有将这些有意味的生活变为有意味形式的冲动,是艺术教育的精髓。在热爱中不断荡涤心灵,在成长中不断受到启发,艺术教育才有意义。

        (作者:关玲,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