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11日 星期六

    秸秆变废为宝 生态产业齐优

    作者:本报记者 周洪双 鲁元珍 周梦爽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11日 01版)

        【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

        用秸秆造纸,避免了强酸强碱的使用,零污染、低能耗,还解决了秸秆的处理难题。记者10日来到江苏扬州,在永丰余造纸(扬州)有限公司了解到,全新秸秆利用生物技术实现了产业与环境的共存共荣。

        传统造纸业很容易破坏环境。永丰余科研攻关10多年,研发出一种生物酶,可在一小时内完成秸秆分解,接近使用强酸强碱的效率,而产生的污水只需简单处理就能达到排放标准,具备商用价值。

        生产线上,秸秆经剪裁清洗、热处理软化、生物酶分解和纤维分离提取后,得到纸浆和残料。纸浆用于餐巾纸、纸质餐具、瓦楞纸板、纸塑缓冲包装等产品的生产,残料则制成有机肥料或用作燃料。

        展厅内,永丰余生物制浆厂厂长黄睿志向记者展示了生物造纸的各种产成品,“我们把瓦楞纸制成桌子、沙发、柜子等家具,利用生物造纸技术制成的餐盘遇水不软不散,是一次性餐具的良好替代品”。

        展台上,除了纸制品,还有残料制成的蘑菇栽培介质和压缩燃料棒。“依照秸秆不同部位的特性,安排适合的用途,让秸秆资源全部得到利用,既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也做到了无污染物排放。”黄睿志说。

        近几年,永丰余在扬州周边收购秸秆,解决了困扰农民多年的秸秆处理难题。以前,秸秆一般都被焚烧、丢弃,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如今,秸秆成了抢手货,每到小麦和水稻收获时节,收购秸秆的货车便直接开到田间地头。

        “我们设计产能每年消耗秸秆14万吨,今年已签约收购5万多吨,还有较大缺口。”黄睿志说,扬州及周边地区年产秸秆约300万吨,所以绝大部分秸秆尚未得到有效利用,产业发展空间还很大,希望尽快建立更加畅通的秸秆收购渠道,让秸秆变废为宝,最大限度防止对长江生态环境的破坏。

        万里长江水云阔,绿杨城郭风光美。永丰余的科学发展,折射出扬州市坚决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沿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实现了产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本报扬州8月10日电 本报记者 周洪双 鲁元珍 周梦爽)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