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10日 星期五

    广厦千万间 百姓俱欢颜

    ——云南省改善城乡贫困群众住房条件纪实

    作者:本报记者 张勇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10日 03版)

        云南省有84%的国土面积位于抗震设防烈度7度以上的高烈度区。截至2017年年底,仍有农村4类重点对象危房100.15万户贫困家庭亟须解决基本安全住房问题。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城市棚户区改造两项民心工程,改善城市乡村困难家庭住房条件,力争让城乡贫困群众都有一个安全稳固、遮风避雨的家。

    贫困户住进新房子

        “没有政府支持,没有乡村干部帮助,我家的新房盖不起来。”德昂族妇女赖玉南腼腆地说。

        赖玉南的家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三台山德昂族乡允欠德昂寨。赖玉南家的小院,正中是两层旧楼房,右边是一间低矮的厨房,左边则立着一排新房。“这栋两层楼房是D级危房,2016年就列为农村危房改造。盖新房时,政府补助4万元。”对于赖玉南家的情况,曾在她家挂钩扶贫两年的乡干部陈我思很清楚。

        “家里只有60多岁的父母和一个小孩,我又长期在广西打工,没有劳力,是乡政府请施工队来把房子盖起来的。”赖玉南感激地说。

        村小组长赖腊算告诉记者,2002年,全寨德昂族村民从生活、交通不便的老寨搬迁到320国道旁后,发展起了甘蔗、坚果、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860元增加到2017年的6423元。2017年年底,全村34户全部脱贫。近年来,村里又投入兴边富民等项目资金464万元,重点实施村内道路改善、农村危房改造、环境整治等项目,使寨子由破旧村变为生态宜居村。

        据介绍,云南近年来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中基本住房安全有保障的重要内容,重点加强了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员4类重点对象的危房改造,使农村贫困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危房村变安居村

        “生产生活真方便,家家户户通水电;改厕改厨都入户,人畜分离不杂住;垃圾杂物不乱放,环境卫生人健康……”这是德宏州盈江县农村群众自己编的顺口溜,说的是危房改造给盈江村村寨寨带来的新变化。

        “我们村从‘睡在太阳脚下等救济’转变为‘干群齐心协力建家园’,由后进村转变为示范村。”盈江县弄璋镇古里卡村党支部书记蔡兴文说。古里卡村是一个傈僳族、景颇族、汉族杂居的少数民族贫困村。

        据蔡兴文回忆,过去的古里卡村破得让人揪心,有160多户农户住的是空心砖房;村里的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近几年在危房改造中,全村结合实际确定拆除重建14户,改造加固37户。同时采取“大统小异”的方案改造危房,即统一正房加固改造技术标准,庭院改造因户而异,户均改造资金仅2.5万元。如今的古里卡村,道路整洁,花红柳绿,被列为全省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示范村和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示范村。

        近年来,盈江县按照“安全稳固、遮风避雨”的要求,识别锁定4类重点对象2527户,非4类对象农村危房3104户。推行老料新用、旧料翻新,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留住文化记忆和乡愁。目前,盈江县整合各类资金20.1亿元建成民族团结型、乡村旅游型、提升发展型、传统村落保护型美丽乡村183个,成功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6个,正在推进省级农危改示范村28个。“前庭后院竹篱笆,农家墙上土文化”成为盈江传统村落的一大特点。

        据了解,云南省较好地完成了去年中央下达的32.34万户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建设任务,实现2017年度脱贫对象基本安全住房有保障目标。今年,云南还要完成40万户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的艰巨任务。

    棚改让群众安居乐业

        在云岭各地,不仅乡村里的一栋栋危房变成了安全稳固的新房,城市中一个个破旧杂乱的城中村、棚户区也变成了一个个功能齐全、高楼林立的居民小区。

        “我家380平方米的老房子换得了4套新房,我只用出装修费,新房子住两套还可租两套。”保山市隆阳区青华街道红花社区村民朱兴军开心地说。他带记者参观了小区高层楼房中的新家,整洁明亮,新家电新家具一应俱全。

        红花安置小区是保山市棚户区改造较大的新建小区,共有23栋居民楼、2432套住房,去年底已有1019户3057人入住。居民们既有原来红花社区的村民,也有许多其他社区因棚户区改造搬迁来的村民。去年7月,红花社区正式挂牌后,实施“春雨工程”,引导社区群众从“农民变居民”,努力实现安置小区“搬得进来、住得下去、发展持续”。

        保山市红花安置小区正是云南省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缩影。

        据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保障建设计划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云南省政府连续多年将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纳入全省20个重大建设项目进行重点督查。仅2017年年底,全省棚改项目就开工16万套、基本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19.1万套,超额完成国家下达开工15万套和基本建成12.35万套的任务;完成投资562亿元,其中棚改完成投资530亿元,为全省稳增长、增投资、惠民生作出了贡献。今年云南还要完成13.935万套的棚改任务,确保当年100%开工。

        (本报记者 张勇)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