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中美经贸摩擦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这场贸易摩擦的实质是什么?中国应当怎样破解迷局、走出困境?
被夸大的对华贸易逆差与不断升级的中美经贸摩擦
美国认为其对华贸易存在逆差,为此美方不仅指责中国的贸易政策,还不断做出升级贸易摩擦的做法。事实上,美对华贸易逆差是被严重高估的。
首先,根据中方统计,2017年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为2758亿美元,而美方统计的2017年对华货物贸易逆差为3752亿美元,二者之间有近1000亿美元的巨大差异。美方统计的对华贸易逆差每年都被高估20%左右,主要原因在于其贸易统计方法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不匹配,仅适用于出口商品完全产自同一个国家的时代。
其次,中国是货物贸易顺差,美国是服务贸易顺差,这反映了中美两国的比较优势。2017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为16177.4亿元人民币,美国一直是服务贸易逆差额的主要来源。2017年美国在华服务业销售收入为2096.2亿元,是同期中国在美销售收入的3.1倍,这表明美国服务业进入中国市场的程度更高,获益更大。
再次,中国是收入顺差,美国是利润顺差。美国居于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中国居于中低端。随着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和供应链的跨国发展,美国高附加值的设计研发环节与中国低附加值的制造加工环节融合紧密,逐渐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利益共同体,总体上双方互利共赢。在中国拥有贸易顺差的同时,美国消费者享受到了低价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美国公司拿走了大部分利润,苹果手机就是最好的例子。
最后,造成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原因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美元与黄金脱钩后保持的主要国际货币地位,形成了其他国家向美国输入商品、美国对外输出美元、其他国家再购买美国债券股票的经贸格局;高新技术行业是美国最具出口竞争力的行业,但美国长期限制高新技术产品对华出口;美国长期过度消费的低储蓄模式使其在世界范围内的贸易赤字已成常态,等等。
被高估的对华贸易逆差和不断升级的中美经贸摩擦,背后体现的是美国对中国发展的恐惧。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美在经济规模、综合国力、全球影响力等各方面的差距都缩小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本次中美经贸摩擦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美国试图通过贸易战来遏制中国的发展。
首先,美国的301调查对“中国制造2025”以及中国企业收购核心知识产权等行为表示严重担忧,认为中国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了威胁,这项调查结果也成为了本次中美经贸摩擦的导火索。一旦将两国经贸关系置于国家安全框架下进行单边贸易胁迫,就会背离WTO的基本原则,使得WTO的作用变得微乎其微。
其次,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CFIUS(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始终是横亘在中国公司面前的一道厚重的闸门。CFIUS的主要职责是审核将会导致外国人控制美国行业或企业的交易,重点关注所涉交易的外国投资是否会影响美国国家安全。其中,“控制”和“国家安全”都是广泛的解释,而且审查标准和决策过程的清晰度和透明度也不高。如果没有通过CFIUS审查,按照规定,美国总统可以对“妨碍国家安全”的收购或已经完成的交易进行阻止或强制剥离。2017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支持的财团收购美国专业半导体测试设备商Xcerra、蚂蚁金服收购美国汇款公司MoneyGram的交易均因CFIUS否决而无奈作罢。无论是紧急开启的301调查,还是早已立起、如今更加森严的CFIUS“防火墙”,都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担忧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最后,从中美贸易品类来看,美国限制其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品对中国的出口,大量出口给中国大豆等农产品,并不惜产生贸易逆差;从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领域来看,针对的并非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中低端制造业产品,而是“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重点发展的十大战略领域。这些做法针对的就不单单是贸易逆差问题了,其本质上是一种预防性战略,是在位霸权国家对新兴大国崛起的围追堵截行为。
贸易战没有赢家,发起贸易战终将损人害己
贸易战没有赢家,通过打简单粗暴的贸易战轻易收割财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草率发动贸易战还将面临“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危险。此次中美经贸摩擦,短期内中国将会遭受一些损失,长期来看,对美国的影响则是极其广泛和恶劣的。
一是会提升美国国内消费成本、降低消费者剩余。美国以经贸摩擦的方式平衡经贸关系,短期内虽会对其国内部分行业形成利好,但最终并不会给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福祉。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里有很大一部分是大众消费品,加征高额关税会导致价格上涨、推升通胀、制约消费,日常消费品开销比例更大的低收入家庭将受到更大影响,从而拉大美国社会贫富差距,损害民众利益。
二是导致拉动就业乏力,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弊大于利。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出发点是鼓励制造业回流,带动美国就业。然而,对中国产品征收高关税并不能起到拉动美国国内就业的效果,长期来看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弊大于利。
首先,从供给角度来看,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是结构性问题,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商品并不体现美国的产业竞争优势,仍需要从其他经济体进口。研究显示,加征关税长期来看将冲击下游行业的就业,每增加1个工作岗位就要损失至少5个其他工作岗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很多产品是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的结果,这就意味着对中国制造加征关税,将会导致整个产业链条上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受到损害,其中也包括在中国营商的美国企业。加征关税会令美国制造业成本增加,扰乱现有供应链,降低美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从而最终影响到美国的就业。
其次,从需求角度来看,中国消费升级规模巨大,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到,“预计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8万亿美元的商品”。这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广阔市场、更充足资本、更丰富产品、更宝贵合作契机。美国发起贸易战无异于主动放弃了中国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这等于放弃了美国国内提高就业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机会。
正如布鲁金斯学会指出的,中美经贸摩擦,如果中国“火力全开”,战况很可能会波及美国产业链的方方面面,美国将有超过40个产业、210万个工作岗位遭到负面影响,并进一步改变选民的政治立场。
再次,损害全球产业链、破坏国际秩序,是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公然践踏。推动自由的国际贸易是促进全球经济复苏的最重要渠道之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很多“中国制造”产品实际上是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的成果,加征关税将对全球市场带来严重的负面溢出效应,打压世界经济的良性复苏势头,对世界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本次中美贸易争端是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之间的斗争,是贸易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之间的斗争。多边主义倡导贸易争端应当通过仲裁、调解等方式在谈判桌上加以解决,但美国却单方面宣布关税制裁,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行径,公然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破坏国际秩序,是主动损害其国家形象和信誉的自残之举,无疑也是不利于各国的共同利益的。
和平不可能来自于别国的恩赐,在此次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的原则,适时对美国的霸凌行径予以反击,这是在维护世界各国企业和人民的共同利益,是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正常的国际经贸秩序,因而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未来,中国要把外在压力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基础上,加强自主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扎扎实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不断取得的发展成就坚定我们打赢贸易战的信心。
(作者:范黎波 原馨,分别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