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放的假期·不一样的暑期生活】
1983年7月,一支大学生考察队从兰州大学出发。这支由28名兰州大学学生组成的、名为“兰天”的丝路考察队,历时43天,骑行4411公里,对丝绸之路上的人文社会和自然地理进行实地探索研究,在沿途发掘了具有重要文化意义与价值的文物古迹。
时隔35年的今天,兰州大学再次组织师生、校友50余人重组“兰天”丝路骑行队,7月21日从兰州出发,沿丝绸之路甘肃段一路向西骑行至敦煌。活动为期15天,途经12个地市,骑行距离达1400余公里。
骑行开始的第二天,骑行队从景泰出发,一路沿省道向西骑行,遇到了第一个考验。首先是骑行距离较长,达到160公里左右,是15天的行程中骑行公里数较多的一天。同时,骑行地势较为复杂,主要为沙漠地带,上坡路段较多。而天气又较为炎热,光照强烈,平均温度达32度左右。这对于队员们的体力消耗较大,是一次体能与耐力的极大考验。
“那天的天气十分晴朗,沙漠中没有任何树荫可以为我们遮挡,因为地表温度太高,我们骑累了也不敢坐在地上,只能蹲在路边。”黄谢田回忆,自己在那一天喝了八瓶矿泉水,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喝水。
黄谢田是兰州大学2017级化学化工学院的学生,也是骑行队的尾骑。黄谢田说:“其实类似第二天骑行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克服困难的办法就是不停地告诉自己,坚持、坚持、再坚持。”在骑行过程中,他与其他几个队员一起举办了“歌王”大赛,通过唱歌排解自己的压力,提升士气。
方浩是参加过35年前“兰天”的丝路考察的“老”队员,也是“兰天”丝路骑行队的“新”队员。历史专业的他在沿途的历史遗迹或者地理风貌进行考察,通过实地考察,让他对课本上的知识“知行合一”。“35年前的考察让我学会了不断地发现问题,并且去解决问题,而‘自强不息 独树一帜’的兰大精神其实就是我们当年的考察精神,选择再次参加骑行,也是为了重温当时考察队的精神和氛围。”方浩说。
“通过骑行,我们对骑行丝路沿途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进行了考察并且有了新的认识,寻着先辈的足迹,我们年青一代更能体会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能领悟到理想高于天的意志和决心。更重要的是,在骑行中,老一辈队员留下的‘兰天’丝路精神在骑行中被一代一代地传承。”小队员杜笑微感叹。
几乎与“兰天”丝路骑行队出发同时,兰州大学的另一支考察团队以兰州为起点,分别前往陕西、陇南、甘南、河西和青海,追寻范长江的足迹,接力采访,重走中国西北角。
80多年前,作为北大的一名学生和《大公报》的特约通讯员,范长江历时十个月,行程六千余里,足迹涉及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和内蒙古五个省区,将旅行沿途见闻著成《中国的西北角》,为当时世界了解当时的中国西北打开了一扇窗。而兰州大学的新闻学子将覆盖范长江当年西北行的主要地点,记录如今中国西北的变迁。从2011年举办第一届“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开始,已经举办了八届,五百余名新闻学子走进中国西部,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丈量展示中国西北角的真实一面。
“看故事、听故事、讲故事,这是我在‘重走西北角’最大的收获。”史佩瑾是兰州大学2017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研究生,今年是她第二次参加“重走西北角”,两次特别的经历让她学会了如何以一个新闻人的视角来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人是故事的主宰,故事是文章的主宰,文章是记录历史的主宰。而重走中国西北角的接力采访是行进中的记录,记录中的发现,发现中的新表达。”兰州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韩亮鼓励学生去打量中国西北这片土地上的日常生活,打量日常生活中的那些看似暗淡实则鲜活的生命个体,在观察和倾听的过程中挖掘故事,讲好故事。
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白天外出寻找选题、采风采访,晚上召开选题会,汇总选题,整理资料,撰写稿件……
“重走西北角,像是一场旅行,更是一种历练。”即将大三实习的甄建榜在重走西北角的过程中对新闻有了更真实的感受,在选题、采访和写稿的过程中,他更加明白,“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要想真正担当起肩上的重任,就要如范长江等前辈一般,在脚踏实地的行走中感受社会生活的酸甜苦辣。”
以史为媒,以路为线。跨越时空的距离,兰大学子学习前辈们的精神,用前辈们的方式,追寻前辈的足迹,并且用行动为其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
记者短评
用青春丈量西部感受西部
兰大学子利用假期的时间,用青春丈量西北大地,追寻先辈们的足迹,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倾听,感受西北的风土人情、地理人文,在骑行中践行“自强不息 独树一帜”的兰大精神,在接力采访中领悟“新闻”二字的责任与担当。这都是大学生活中弥足珍贵的经历并且能够受益终身。
在实践中教学,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社会实践其实就是课堂的延伸,是学习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青年学子在假期实践过程中所经历的、感受的,与几十年前先辈们的经历有相似也有不同,这是跨越时空的对话。而这所有的一切,都会在他们的观察中、讲述中、记录中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并且不断注入新的内容。
(本报记者 宋喜群 本报通讯员 王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