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思广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这对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实践性和针对性。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严重短缺造成医疗服务有效供给不足,越来越难以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已成为医改强基层的瓶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打好人才稳定培养引进激励“组合拳”,让基层医疗人才强起来,是进一步深化县域综合医改、不断增强基层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的根本所在。
围绕“留得住”创新体制机制。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是保障基层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主力军。把基层现有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保护好、发挥好、调动好,让他们安心留在基层,守护百姓健康,是保基本、强基层的基础工程。一方面应从人才评价上破题,实行有别于城市公立医院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标准。要以医德医风、群众满意度和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为重点,科学设置量化指标,合理制定评审办法,去除一切影响基层人才发展的限制性条件,让基层医卫人才晋升高级职称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另一方面应从激励机制上发力,让基层医生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山西省允许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总量按照当地无收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的5倍以内自主确定、自主分配,允许基层收支结余部分用于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奖励基金,基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分配向家庭医生团队倾斜,切实增强了基层医生的职业荣誉感和岗位吸引力。
紧扣“用得上”实施精准培养。从人才工作机制、成长规律、成本效益来看,培养用好现有人才比引进人才更持久可靠、现实经济。基层医生素质参差不齐,培养应体现差异化、精细化和专业化,突出特色和实效。一是坚持按需培养。结合个人意愿、条件禀赋、专业方向等因素,需要谁、培养谁,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切实解决基层医生全科不全、专科不专的问题。山西用3年时间对精心选拔的5000多名基层适宜人才进行了重点跟踪培养,带动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整体提升。二是注重资源下沉。要有计划地选派城市三级医院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挂职锻炼、传帮带教、推广适宜技术,对贫困落后或基础条件差的地区可通过选派院长、技术骨干实行“点对点”托管或团队式帮扶,帮助基层医生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和经验盲区。三是提供制度保障。要建立完善城市公立医院定时、定点、定量培养基层人才的政策措施,形成上下联动的人才培养工作格局,将三级医院专业技术人员下乡、基层医生学习进修情况作为硬指标纳入人才评价体系,未达标的在评先选优、晋职晋级中实行一票否决。
瞄准“进得来”倡导务实引才。引进人才是快速补充基层优质卫生人才资源的有效途径。面对近年各城市的“引才大战”,基层引进人才应科学预期、多些理性、彰显个性,在解决自身“人才荒”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与实践。一要降低准入门槛,敢于打破人才引进的政策“壁垒”。山西省专门出台规定,只要年龄在50岁以下、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均可报考乡镇卫生院,并取消开考比例限制,急需紧缺人才可直接考核聘用。二要落实用人自主权。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要结合“放管服”改革,在招聘人才上变事前审核为事后备案,开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直接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真正实现用人单位主导用人。三要实施错位引才。应坚持以用为本,制定完善有利于基层引进人才的措施办法,畅通人才流向基层的信息和平台“阻点”。今年山西省级主管部门举办了县级医疗集团人才招聘大会,全省119个县提供的6000余岗位吸引了3万多名毕业生应聘,现场签约达1747人。
着眼“干得好”形成整体合力。让基层人才强起来不可一蹴而就、拔苗助长,而应循序渐进、多措并举,靠用才的气魄、容才的胸襟、爱才的感情、聚才的良方,全方位激励基层人才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一要积极搭建平台。对基层人才来说,比收入更重要的是平台。对那些医德好、业务精、有潜力的年轻人才要敢于压担子、给位子,在个人成长、团队建设、工作环境等方面创造条件,让他们干事有舞台、成才有机会、发展有空间,扎根基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抱负。二要合理容错纠错。大力支持基层医卫人才在医疗创新、技术推广、药物研制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同时要建立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工作氛围。三要深怀爱才之心。对基层医卫人才在政治上关怀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建立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联系基层优秀人才工作制度,定期听取建议意见,帮助解决后顾之忧,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四要抓好示范带动。要学会从百姓口碑中捕捉典型,在深入调研中挖掘典型,在工作实践中宣传典型,发挥好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让见贤思齐蔚然成风,感召更多的医学人才在基层落地生根、有所作为。
(作者:李凤岐,系山西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