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观潮】
“唱响新时代——河南民营院团北京公益展演”近日在梅兰芳大剧院结束。展演期间,来自河南、上海的10家民营院团推出豫剧、曲剧优秀剧目11台,轰动京城。这是继连续两届“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和“河南稀有剧种北京公益展演周”之后,河南戏剧人又一次“集团军进京作战”,凸显了民营院团的使命和河南戏剧人的担当精神,其意义与影响非同寻常。
“戏曲大发展,有我民营团。”这次展演的口号准确地传达了民营院团的艺术使命,及其参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饱满热情。毋庸讳言,相对于实力雄厚的国有院团,民营院团的人才储备、资金投入乃至创演能力都不占优势,正因如此,对于参演者而言,把展示的舞台从街道社区、村头广场搬到首都的大剧院,接受专家和观众的检验,并通过相互之间的观摩切磋,审视不足,寻找差距,虚心求教,这种自知、自省、自明、自觉相统一的信念,本身就是文化自信的表现。而民营院团在这次展演中所呈现出的艺术完成度,尤其是他们精益求精的艺术态度让人惊喜,更令人钦佩。河南省豫西调豫剧团的《程婴救孤》、河南明星擂主大爱剧团的《清风亭上》都是李派名剧,以情动人、催人泪下;开封市东京祥符调传承发展中心的《宇宙锋》、河南省松慧爱心剧团的《陈三两》皆为传统经典,唱腔婉转、意境悠扬;武陟郑小青豫剧团一家四口齐上阵,唱响现代戏《红灯记》;上海豫剧团和上海建树文艺演出剧团的折子戏,则是黄浦江畔的戏曲人在首都唱响中州雅韵,让人备感亲切。更不用说,享誉剧坛的河南小皇后豫剧团以一部《铡刀下的红梅》树时代丰碑,“二度梅”王红丽的表演刚柔并济、美真兼得,很多专家甚至认为,豫剧“王(红丽)派”已呼之欲出。这次展演的广受欢迎使我们更加坚信,经过持之以恒的积极进取、精耕细作,民营院团同样可以抵达戏曲艺术的高端。
民营院团始终是中国戏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不说新中国成立前,所有的戏曲院团都是以民营的形式在演出市场上摸爬滚打;时至今日,全国仍有民营院团8000多个,其中河南就有1300多个,堪称戏曲艺术传承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戏曲艺术生于民间,长于民间,熔铸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融入到普通百姓的精神血脉。而对于最广大的基层群众来说,他们或许很少有机会进入国家级大剧院享受“高精尖”的艺术熏陶,恰恰是数量最多、范围最广、距离最近的民营院团,站在了戏曲生态系统的基层和前沿,日复一日、长年累月地把戏送到田间地头、工厂社区,给群众提供最便捷、最实惠、最接地气的精神食粮。扎根群众、服务人民,对民营院团从来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他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这对戏曲艺术的普及与传承、观众的培养、市场的开拓,乃至戏剧生态的改善、文化体制的改革,都具有显而易见的促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如果说国有院团的艺术使命在于通过推出一部部精品力作打造戏剧之树的枝繁叶茂,提升一个时代的艺术水准,那么,民营院团就像深埋于地下的千万条树根,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为戏剧艺术的茁壮成长提供必不可少的水分和给养。因此,这次展演的首要意义,不仅在于给这些民营院团提供一次展示自我的更高平台、一个与权威专家当面交流的机会,更让我们重新审视民营院团在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由此对中国戏曲之所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草根的力量”油然而生敬意。更重要的是,像“小皇后”那样实力与美誉兼备的民营院团毕竟只是极少数,他们中的大多数处境并不理想,对他们来说,每一次展演都有可能成为其提升实力、扩大影响,进而受到更多关注、获得更多支持、打开更多市场的宝贵契机;更有甚者,正如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李树建先生所言,一次成功的展演就有可能使一个剧团、一个剧种获得重生。如能如此,功莫大焉。
民营院团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多元的戏剧文化生态,而反过来,此次展演的大获成功,也恰恰得力于河南戏剧生态的整体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戏剧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井喷之势,佳作迭出,捷报频传。在成绩面前,河南戏剧人越发清醒地意识到,中国戏剧的“河南现象”绝非凭空而降,“全国戏剧看河南”也非一日之功,文华大奖五连冠、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八连冠的背后,熔铸着几代戏剧人不懈探索、奋力拼搏的心血,更折射出戏剧人阔达的境界与高远的情怀。如果说中国豫剧展演月是对“大豫剧”理念的追求与实践,稀有剧种进京会演体现的是非遗保护和抢救濒危剧种的大局意识,那么,民营院团的集中展演不仅要展示民营院团自身的生机与活力,更体现出河南戏剧人以大带小、以强补弱(剧作家陈涌泉先生幽默地比作“母鸡带小鸡”),实现国有与民营协同发展、互补生辉的艺术理想。尤其令人触动的,是河南戏剧人的“团体人格”。戏曲界过去曾有“同行是冤家”的说法,院团之间的竞争关系形成了“宁给二亩地,不教一出戏”的陈规陋习。而近年来,抱团取暖、集团作战、优势互补、同进共享,成为河南戏剧界的共识,这次民营院团展演只是河南多次大规模戏剧活动的一个具体而微的缩影。这些展演彰显着豫剧风格、中原气派乃至中国精神,展示的是河南戏剧的风貌、河南戏剧人的胸怀,甚至也是中国戏剧人的智慧。正如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先生所说,豫剧团体的人格形象“赋予了新时代中华精神新的内涵”。戏剧人的文化自信是戏剧事业蓬勃发展的根本保障,而“团体人格”不正是文化自信的真正表征吗?于是,在戏剧“危机”之声不绝于耳、不少剧种呈萎缩之势的情况下,河南戏剧却逆势而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其影响所及,早已突破中原一地,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民营豫剧院团的身影正渐次涌现。
打造戏剧领军省份,离不开戏剧界的领军人物,李树建先生是河南戏剧当之无愧的一面旗帜。其实,就李树建的艺术成就来说,义孝节三部曲已成当代经典,豫剧新李派卓然独立,获奖无数,桃李满园,他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表演造诣屹立剧坛。但李树建并不满足于此,他树业建功的艺术宏愿绝不仅仅在于使自己成为一棵大树,更要培育广阔而茂密的森林。从举办“全国豫剧高级表演人才培训班”、召开“全国豫剧院团交流工作会”,到主持编写10卷本《中国豫剧》大型丛书,李树建树立起全国豫剧一盘棋的“大豫剧”理念,并在身体力行。此外还有推动戏曲进校园及《程婴救孤》在亚、欧、美三个大陆成功上演等。正如陈涌泉先生所概括的,李树建对豫剧有四大建树——走向现代、走向青年、走向团结、走向世界,而今天其辐射力又超越了豫剧。
以集中进京展演的方式为民营院团搭建平台,这在河南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有专家指出,河南省民营院团进京展演除了推动河南戏曲发展,它所引起的广泛重视,它所形成的模式效应,还可能形成一种“倒逼”的态势,鼓励更多戏剧人思考并实践如何推动中国戏曲的各个剧种、各种形态的传承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河南民营院团展演在当下中国戏剧界具有代表性和导向性,对今后的戏剧发展也具有不言而喻的示范价值。
(作者:穆海亮,系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