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讨苦吃”的“民间河长”
“我姓何,我爱河。”刚当上三庙河响水滩段“民间河长”那段时间,何波几乎天天都要跟人解释自己为什么要“自讨苦吃”。
27岁的何波是重庆响水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的名字源于何波土生土长的重庆市合川区三庙镇戴花村响水滩。“每次说到自己的家、自己的农业园在三庙河边的戴花村响水滩,我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幅幅鸟语花香碧波荡漾的美景。”何波说,“这么好的地方,这么好的名字,不仅不能毁在我们手里,我们还要让它越来越漂亮,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日子过得越来越舒服。”
何波本来在重庆主城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2015年为照顾生病的父亲回到戴花村创建了响水滩农业园。家门口的三庙河让何波每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记得小时候三庙河清澈见底,水里游来游去的鱼都看得清清楚楚。”何波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河边慢慢堆积起生活垃圾,加上各种各样的农业污染,河水逐渐变黑变臭,小鱼小虾都消失了。
回乡创业的何波除了反复给三庙河沿岸的乡亲们普及河水防污知识,自掏腰包买来投影仪播放环保宣传片,还发动大家在响水滩河段清污捞渣。“在江边工作这么多年,每年从桃花开到小麦黄这一段时间,保护绿水青山的压力最大。”合川区委书记李应兰说,“像何波这样热爱家乡、关心环保的人,是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特别要倚重的社会力量。”
全面推进河长制的重庆市合川区,探索通过社会管理创新,集聚各方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7年5月,何波被三庙镇聘为负责三庙河响水滩段的“民间河长”,协助三庙河总河长、三庙镇党委书记胡世才进行响水滩约两公里河段的巡查监督。何波由此成为重庆市第一位被正式聘任的“民间河长”。
水清了,岸绿了
刚被聘任为“民间河长”那几个月,何波每天都要扛着一个接着网兜的长竹竿沿河巡查,一边清理河面上的漂浮物,一边查看有没有其他污染物和违法排放、非法捕捞等情况。如果发现有违法排放等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就马上向总河长胡世才和相关部门报告。
这个没有任何报酬的“民间河长”,要同时履行河段巡查员、宣传员、参谋员、联络员和示范员的职责。何波一路巡查清漂,一路现场向乡亲们宣传:“叔叔,这些垃圾不能再往河里丢了,闻起来好臭嘛,这么热的天还招蚊子。”“孃孃,鸭和鹅都不能下河了,把水污染了大家都受罪。”何波对谁都客客气气,好声好气地打招呼、做宣传。但这么多年的习惯,哪能说改就改?有村民给他脸色,甚至质问他:“这条河又不是你家的,凭什么你说不行就不行?”
有职无权的“民间河长”何波,只好和村子里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家家上门劝说、引导。他们帮一些村民架起竹围栏对家禽进行圈养,利用农闲将村里的污水改道,方便集中处理。夏天河水多的时候,他和志愿者们划着船沿河清理漂浮物,冬天水浅的时候就穿着橡胶水裤下河打捞。有一次冬天下水打捞时,他不小心滑进一个深坑里,水一下没过了头顶。爬上岸后没过几秒钟,他又下到河里捞了三四十分钟:“反正全身都湿了,干脆多捞一会儿吧。”
乡亲们被这个“民间河长”说动了、感动了,戴花村的环保志愿者越来越多。在总河长胡世才的组织下,戴花村建了垃圾箱,设了垃圾清运点。三庙河慢慢变清了,戴花村也逐渐现出了曾经的“花容月貌”,连鸟儿也喜欢成群结队前来“造访”了。水清了,岸绿了,以何波开发的“响水滩荷田”为核心品牌的乡村旅游,2017年为戴花村吸引来数万名游客。“响水滩荷田”的综合收益超过50万元,村里的土鸡、土鸭、红苕粉等农特产品被一抢而空,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有几个原来的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甚至超过了8000元。
合川因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汇流而得名。区内有2.5公里以上的溪河235条、水库141座。丰沛的江河湖库资源和多样的水生态环境,既是合川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合川在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中肩负的重要责任。据李应兰介绍,目前全区36条区级河流都设立了区、镇街、村(社区)三级河长,199条镇街级河流都设立了镇街和村(社区)两级河长,141个水库也有各自的库长。作为重庆较早试点河长制的区县,合川对各级河长下达了任务书,明确了时间表,划分了责任线,务求2020年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区委区政府还探索招募像何波这样在水域周边从事农业开发的企业法人和当地比较有威望、有责任心的个人作为“民间河长”。已经聘任的84名“民间河长”与当地的志愿者一道参与巡河护岸监督、治理和保洁等行动,开启了全民参与河流治理的新局面。
(本报记者 张国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