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暑期,凌晨五点半,张根华仍准时起床开始了每天例行的功课:跑步、背诵古中医典籍、上文化课和专业课、练习推拿按摩手法……
因父亲身患尿毒症,家庭贫困,刚满18岁的张根华准备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家里的担子。她因此成为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古中医健康调理师精准扶贫就业培训计划”的一名受益者。
根据这一公益计划,兴国县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招收125名适龄青年在兴国县炁脉健康职业培训学校免费开展“古中医健康调理师”培训。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后,他们可获得由人社部门颁发的相应技术资格证书。
“我还有一年半就可以毕业了。有一门技术在手,通过自己努力赚钱养家,相信我家一定能脱贫致富。”张根华对未来充满憧憬。
“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就业扶贫,让贫困家庭成员掌握一技之长,是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的有力举措。”炁脉健康职业培训学校创办人刘清源说。
作为欠发达的革命老区,近年来,兴国县按照“培训农民,转移就业,脱贫致富”的总体思路,深入推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就业服务等,增强贫困户致富本领,解决贫困群众因没有一技之长而“不会脱贫”的问题,培训贫困劳动力数千人,贫困劳动力就业呈现出“培训一人,脱贫一户”的喜人景象。
“扶贫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兴国县副县长邓冬猛说,“开展技能培训就是让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拓宽就业创业增收渠道,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实现有尊严、可持续脱贫。”
为此,兴国县不断健全机制,着力夯实培训基础:专门组织工作队深入基层、走村入户,全面开展贫困户就业创业和培训需求摸底调查,及时收集整理就业创业和培训需求情况,并梳理汇总、分门别类建立贫困户就业培训管理台账,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按照培训教材、教学大纲、考核标准、证书发放“四统一”的培训管理模式,建立了课堂管理制度,师资管理制度,就业管理制度,保障了培训不走过场、不走形式;坚持做培训与就业相结合,为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提供“零距离、零时限、零障碍”服务,最大限度有效确保稳定就业。
“我们开展了贫困生适用易就业职业学历教育,根据扶贫对象子女中考成绩和意愿,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生选择适用易就业的专业完成职业教育,实现就业脱贫。”兴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陈紫庄介绍,该校落实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职业学历教育财政补贴政策,采取“校企联动、订单培训、对接就业、直接转移”的模式开展教育扶贫,坚持全方位构建就业网络,先后与63家企业签订就业协议,成为人才输送基地,保证毕业生的“出口”顺畅,毕业就业率达100%,对口率达95%,稳固率达89%。
免费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让“兴国表嫂”成为赣州市乃至周边沿海地区的一个知名家政服务品牌。兴国县总工会、县妇联、县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局等单位积极开展家政服务和月嫂培训,先后开设“兴国表嫂”培训班20多期,培训“兴国表嫂”1000多人。培训采取集中授课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职业道德素质、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社交礼仪等为主的综合知识培训;以家庭保洁、婴幼儿护理、月嫂等为主的实操课程培训。考试合格者,颁发家政服务员培训合格证,并建立长期档案,为参训学员推荐就业岗位。此举为下岗女职工、农村贫困户开辟了一条新的就业创业渠道。
(本报记者 胡晓军 本报通讯员 黄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