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28日 星期六

    学生减负,教师不能当看客

    作者:吴红霞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28日 07版)

        【学生减负,听听教师怎么说】    

        孩子们太苦了,家长们太累了,老师们太疲惫了,这一切源于困扰基础教育发展的桎梏——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被称为“一道难解的多元方程”。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仍然“涛声依旧”。

        很多人都曾对减负这一难题进行分析,就业压力、过分追求升学率、家长的过高期望等被认为是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

        也有一些专家的研究表明,师资水平低,师德缺失,教学不得法,教学效率低下也会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减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的确,一线教师,没有办法改变中高考的现实压力,没有办法改变就业竞争激烈的现实状况。但是,一线教师可以改变教育教学的手段、方法和技巧,尽自己所能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下解放出来。身为减负大军中的一员,一线教师应该有自己的努力方向,而不能被动坐等外界大环境的改变。

        欲得学生“减负”,教师须得自觉“负重”。每一位教师应努力承担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起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作为己任,勇挑重担,不负重托;在业务提高上自我“加压”,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和能力;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地做好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等各项工作,以高效、创新的劳动切实为学生松绑,提高教学效益。

        具体来说,一线教师为学生减负,首先要从课堂做起。一线教师要精心备课,努力提高40分钟课堂教学效益,做到“学生减负,教师不减质”。要开展“向常态课要质量”的提质活动,要求常态课要实现五个“必须”:必须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提前到教室门口候课,上课不迟到、不拖堂。必须提前准备好“小黑板”“课件”等。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决不上无准备之课,无目标之课。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每一堂课要做到“看过来、听进去、说出来、动起来”。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其次,减负要从作业抓起。学生课业负担重,很大程度是表现在作业量上。有些教师不管三七二十一,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而且也不用心批改,在讲解作业时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效率低下。因此,如何提高作业的有效性,进而提高作业的质量,不让学生做简单重复的作业,是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教师应当用研究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的作业,从精选作业入手,及时发现学生作业中的纰漏,在讲解作业时也要简练、精当。而有些地方和学校提倡教师布置的作业要先做一遍,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教师通过自己做,对作业的难度有更好的把握,布置作业时才能有的放矢。同时,教师布置作业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可把作业分成基本作业和弹性作业。当教师布置的作业从“粗放型”走向“集约型”,在布置、批改和反馈这三个环节都做到位时,预期的减负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再次,减负要从团队做起。各教研团队要把“减负”列入新学期工作目标,积极探索先进“减负增效”模式在本学科中的应用,加强校本练习的研究、开发,不断完善教学资源库,教师形成合力,共享教育资源,分享教育智慧,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对于一线教师而言,要有一种崇高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感,用实际行动和成效为树立全社会的教育自信作贡献。一线教师要在课堂上,在操场上,在家访中,在实验室,在文体活动,在实践活动,润物细无声,师爱更无言。涓涓细流,汇集洪流,努力当好新时代“四有”教师。

        总之,一线教师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面前,要坚持育人为本,科学减负、精准减负、合理减负、有效减负。要积极行动起来,不能成为减负的看客。

        (作者:吴红霞,系浙江省新昌县城东小学校长)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