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18日 星期三

    第十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突出“一带一路”和创新合作

    作者:本报记者 鲁元珍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18日 10版)

        【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在这样的契机下,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中国-东盟创新共同体”为主题的第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将于9月12日至15日在广西南宁举行。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高燕,中国贸促会副会长陈洲,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黄伟京介绍了有关情况。

    中国连续9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15年来,中国与东盟从开展对话、增进互信,到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和东盟贸易额达5148.2亿美元,是2003年的6.6倍,中国连续9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7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今年前5个月,中国-东盟贸易额同比增长18.9%,达到2326.4亿美元。

        15年来,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高燕介绍,在投资合作方面,中国和东盟累计双向投资总额已超过2000亿美元。中国企业投资领域已从制造业、采矿业、批发零售等逐步拓展到电力、供水、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更加丰富的商贸服务业。目前,中国已在东盟设立直接投资企业4000余家,雇用当地员工30余万人,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方面,高燕表示,东盟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优先方向和重要伙伴。目前,中方已与新加坡、缅甸、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签署政府间合作谅解备忘录,与老挝、柬埔寨政府签署政府间双边合作规划,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经贸合作区等互利经济合作。

        中国与东盟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中国-东盟自贸区2010年建成,2015年成功升级。同时,中国和东盟都是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的重要成员和积极推动者。“双方高度重视澜沧江—湄公河、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等次区域合作框架下的合作,推动双方有关地方和企业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高燕表示。

    东博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融合的重要平台

        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是为促进中国-东盟经贸发展应运而生的合作平台,从2004年开始已成功举办了14届,从推动贸易投资合作到带动金融、海关、物流、园区、科技、人文等多领域合作,发挥了很好的延伸辐射效益。

        黄伟京介绍,15年来,双方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东博会、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凝聚合作共识,促进战略合作。前14届东博会、商务与投资峰会共有67位中外领导人、2900多位部长级贵宾出席,增进了战略互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二是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东博会在贸易投资便利化、国际产能合作、跨境园区建设、跨境金融创新、跨境电子商务等方面为企业不断创造商机,前14届东博会共有66万多名客商参展参会,达成了中马“两国双园”等一大批重大项目。三是推动多领域合作,带动全方位深度交流。东博会框架下共举办了200多个会议论坛,涵盖40多个领域,建立起多领域合作机制,带动了中国-东盟信息港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

        据介绍,本届博览会将突出“一带一路”和创新合作,展览内容更加丰富,结合中国-东盟创新年,中国参展产品突出信息化、智能化、绿色节能化。同时,将积极推进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框架下南向通道建设,合作领域也更加宽广。

        陈洲表示,本届峰会将举办主题国领导人与中国企业CEO圆桌对话会、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首届“一带一路”新经济发展论坛、首届“一带一路”青年领袖论坛等系列活动,在巩固擦亮、优化提升原有品牌活动的同时创新活动模式,丰富活动内容。

        高燕指出,在新形势下,中国和东盟将着重从几个方面深化双方经贸合作:将与东盟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将“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共同体建设以及东盟各国发展规划密切对接,进一步分享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和升级合作带来的红利,推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

        (本报记者 鲁元珍)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