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13日 星期五

    “拓荒牛精神”是深圳奋进的不竭动力

    作者:段亚兵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13日 05版)

        深圳市委市政府门前广场的拓荒牛。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建设中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在深圳市委大院大门口,有一座青铜雕塑拓荒牛。只见它努力将身后的一个巨大的树根拉出地面。树根扎根很深、盘根错节,老牛为拉出它,勾头蹬腿,筋肉暴起,浑身使力,喘着粗气,树根已经被拉出了一大半。青铜雕塑的创作者是广东著名雕塑家潘鹤。

        扎根地下、抗拒出土的树根,实际上象征着固步自封的旧思想、束缚进步的旧观念。老牛拼命拉出这些树根,不仅是要排除妨碍建设特区的障碍,更重要的是要扫除阻碍前进的思想桎梏,解放思想,放飞心灵,打开国门,睁开眼睛看世界,让中华民族再次走上复兴的道路。

        该雕塑起初起名为“孺子牛”,揣摩作者想表现的意思可能是希望深圳的领导干部勤政廉洁,踏实肯干,俯首甘为孺子牛。潘鹤先生的殷切希望没有落空。对第一代深圳领导干部怀着理想抱负、勤政实干创业的精神行动,深圳早期的居民有目共睹、称赞有加。没有他们当时的出色表现,深圳特区不可能迅速打开局面,更不可能有后来惊人的发展速度。

    1、两万基建工程兵拓荒深圳经历是“拓荒牛精神”的重要来源

        然而,百姓们却给青铜雕像取了个“拓荒牛”的名字,这个名字深入人心,人人皆知。说起“拓荒牛”,人们的眼前会浮现出当年基建工程兵两万人的形象,因为他们是第一批拓荒深圳的大群体。

        做为两万基建工程兵部队的一员,我清楚记得当年的情景。基建工程兵是人民解放军序列中的一支特殊部队,成立于1966年。这支部队的性质是“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部队发展很快,高峰时规模曾达到近50万人。部队的任务是组织大型国防、工业工程施工,先后完成了冶金、城建、煤炭、水电、石化、交通等许多战线的重大建设任务。简言之,基建工程兵诞生于中国努力走工业化道路的需要,受命于中国当时四面环敌、备战备荒的艰难时刻,具备有敢打硬拼、机动性强、转战南北的优势,肩负着为国家和人民作特殊贡献的光荣使命。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要决定,中央判断和平发展是世界的潮流。由于时局发生变化,策略随之改变,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撤销基建工程兵。 

        人生总是有机遇,关门的同时会打开另一扇窗。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深圳开局谋篇,百废待兴,急需建设队伍。于是,基建工程兵两个师调入深圳参加特区经济建设。从1982年冬到1983年春的几个月内,一百多列军列从全国各地开往深圳,两万基建工程兵官兵连同大型机械装备、大量施工材料等,进入深圳。1983年9月15日,部队集体转业成为深圳市的施工队伍。

        当时的深圳极其荒凉落后。除了罗湖东门老街有又短又窄的马路、少量破旧的房屋外,多数地域萧条破败,荒无人烟,废弃的农田荒草没腰、鼠蛇窜行。干部战士们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毗邻香港的深圳,连内地普通的县城都不如。历史上的深圳,其实也曾是繁华之地,后来凋零,原因复杂。与深圳经济停滞不前形成鲜明对比,深圳河对面的香港于20世纪60年代实现了经济起飞。富裕的香港变成了一个大磁铁,将深圳脑袋活、懂技术、有能力的青年人吸引过去,深圳历史上曾出现过四次大的逃港事件。结果深圳变成了贫穷荒凉、满目萧条的地方。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基建工程兵两万官兵进入了深圳。当时的深圳,特区内只有2万多居民,而部队官兵加上家属小孩达到4万多人,超过了当地居民数。这么多的人来到深圳,吃穿住行遇到了极大困难。部队进入深圳第一天,在地上挖坑支锅,露天烧饭;深圳缺水,部队驻地不通自来水,只能挖井取水,但是许多地方的地下水水质不行,不但不能饮用,洗澡冲凉身上都会出水泡、溃烂。没房子住,就用毛竹搭起了竹棚,一住好几年。竹棚冬不挡风,夏不避雨,冷时睡觉打哆嗦,热时像蒸笼。

        部队艰苦安家、艰苦创业,在深圳摆开了战场。劈山开路,移土填海,平整土地,打下基础。和其他的创业者们一起,让深圳的高楼像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让这座城市不断长高,最终成为国际知名的大城市,创造了“一夜城”的奇迹。

        这支队伍在深圳建成了深圳第一栋高楼深圳电子大厦等高层、超高层建筑上千栋;参加了福田中心区、深圳机场、盐田港码头、皇岗口岸保税区等众多项目的施工;完成了深南大道、北环大道、滨河大道和深圳体育场馆、市民中心、南山高新区、西丽大学城、人民医院等基础公共设施、文化教育项目的建设。深圳的每处土地上都有官兵们洒下的汗水。

    2、“拓荒牛精神”与“红船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队伍的出色表现受到了深圳市民的称赞,说这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赞誉这支队伍是“特区的拓荒牛”,于是有了拓荒牛精神。

        1987年,深圳将特区建设的“拓荒牛精神”概括为“开拓、创新、献身”。1990年,深圳又提炼出以“开拓、创新、团结、奉献”为核心的深圳精神,并在2002年将深圳精神扩充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可见,“拓荒牛精神”是后来概括总结出的“深圳精神”中最珍贵、最出彩的内容。

        而深圳两万基建工程兵部队官兵的经历,是深圳精神的重要来源之一;深圳精神是两万基建工程兵实践的总结、行为的写照、品质的磨砺、思想的升华。“开拓创新”是深圳精神的根和魂,两万基建工程兵是深圳开拓创新最鲜活的样本。部队改编为建设集团公司后,经营方面遇到很多困难,一段时间陷入低潮,后来靠着不断地改革,才走出困境,并取得辉煌成绩;部队有少一半官兵调入深圳各条战线,深圳各单位大胆改革创造出的许多“中国第一”里有转业军人的成绩。有人这样评价这支队伍: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这支队伍是变革者、弄潮儿;深圳是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地,这支队伍是实践者、成功者;深圳是开拓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沿阵地,这支队伍是马前卒和排头兵。

        寻根溯源,“拓荒牛精神”来自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而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则来自中国共产党思想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结合。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展现出辛勤劳作、发明创造的创造精神,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心怀梦想、不懈追求的梦想精神。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形成了一系列可以长久涵养后人的革命精神,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等。这些都是“拓荒牛精神”诞生的深厚思想土壤。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拓荒牛精神”与作为中国革命精神源头的“红船精神”是一脉相承的。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将其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拓荒牛精神”与“红船精神”一样,都鲜明体现出我们党引领潮流的时代担当、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红船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关头产生的思想火种,后来在神州大地上形成了燎原之势。而“拓荒牛精神”是在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优秀的思想传统熏陶和滋养下,在前无古人的改革开放大潮中、经济特区火热的工作生活实践中,孕育出来的一种新精神,有着新时期鲜明深刻的时代烙印,具有强大旺盛的生命力。

    3、“拓荒牛精神”是深圳几十年发展势头不减的秘密所在

        40年时间不算长,然而深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边陲小镇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大都市。2017年城市GDP达到2.2万亿元,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三。开拓创新对深圳特别重要。如果说,深圳早期的开拓,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了最新最美的图画;那么深圳的创新,让这座城市始终拥有发展的动力。

        深圳在40年时间里长期持续高速发展,至今没有出现衰弱迹象。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深圳始终是一块创业的热土,政府社会营造出了适合企业创业的环境,这块土地上诞生了众多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其中最突出的例子是华为,其主要创始人任正非也是当年二万基建工程兵中的一员。深圳不但有较早发展起来的华强、万科、腾讯、比亚迪等企业,也有后来不断涌现出来的发明超材料的光启研究院、制造无人机的大疆、研发机器人的优必选、研究生命基因的华大基因等等,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充分显示出开拓创新是深圳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今天的深圳,海边渔村变为繁华市街,万间竹棚变成摩天大楼,车水马龙换下了铁犁牛耕,工地打桩机林立的图景被写字楼里昼夜不灭的灯火所代替,但是深圳开拓创新的城市精神没有减退,艰苦创业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弱化,深圳的“拓荒牛精神”依然旺盛,这是深圳几十年发展势头不减的秘密所在。

        在2018年的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极大地鼓舞了深圳人民,特别让深圳两万人基建工程兵老兵们倍感温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重申艰苦奋斗精神,这是对“拓荒牛精神”的再次肯定,是对深圳拓荒者的最高褒扬。我们要继续发扬“拓荒牛精神”,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

        (作者:段亚兵,系深圳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深圳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