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12日 星期四

    非遗教育:突破红火背后的困局

    作者:于日锦 张崇福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12日 14版)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知与行】

        我国非遗教育开展有年,其实践现状如何,面临何种困局,如何寻求突破?笔者结合近十年的非遗教育实践和思考,用三句话加以概括:星星之火待燎原之现状,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困局,上下求索重行知求突破。

    非遗教育

    “四缺”现象显而易见

        非遗法颁布以来,各地非遗教育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图片展示、现场展演、传承人示范、观摩传承基地、专家授课、非遗技能大赛、非遗研学、非遗社团……可谓形式多样、琳琅满目。特别是2018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印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提出“推动非遗的当代实践,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从这个角度来说,非遗教育的“星星之火”已在神州大地点燃。星星之火点燃,但还远未形成“燎原之势”,非遗教育的困境更是显而易见的。

        2017年,当时的文化部在《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中就直言不讳地指出:最大的问题是人才缺口大,一些老手艺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目前我国大多数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年龄偏大,平均处于50岁以上的年龄段,最大的已经进入百岁行列。非遗文化传承,面临年轻人不能干、不愿干的尴尬局面。后继无人,加之目前非遗教育存在“四缺”现象:缺制度设置、缺专业师资,缺专业教材、缺资金投入,我们不得不承认:非遗教育在红红火火的热闹场面之下,似乎陷入了后继乏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局。

    突围解困

    顶层设计是前提

        陷入困境,怎么办?唯有上下求索重行知。这其中,做好顶层科学设计是非遗教育突围解困的重要前提。

        首先,要明确非遗教育在非遗保护中的关键作用。非遗项目的挖掘申报、非遗传承人推荐评选、非遗知识的宣传普及、非遗展演的组织开展、传承人进校园等环节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这与非遗教育的主要目的还存在一定差距。非遗教育的目的在于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展示宣传、知识普及、技艺传承,达到使全体学生知,部分学生会,以此为专业技能的学生精。非遗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专业精的非遗传承人。因此,非遗教育应该独立出来,加以政策明确和制度化强调。

        其次,要明确非遗教育主体和政策导向。非遗法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因此,做好非遗教育的顶层设计至关重要。非遗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什么?非遗教育的资金来源在哪里?这些问题不解决,非遗教育只能停留在热热闹闹的作秀,时间长了,后续传承人才匮乏的问题仍然无法解决。教育主管部门还有待更充分地承担非遗教育的主体责任。

        最后,调动跨界力量共同致力非遗教育。众所周知,非遗教育是跨界教育,教育、人社、文化、行业、财政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在国家层面,必须秉持倾斜性、开拓性、创新性的宗旨,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法规,让应该加盟非遗教育的各方,明确各自责任义务,做到积极投入、主动服务。

    非遗进校

    不仅仅是“接、看、演”

        过去十余年,非遗教育把非遗保护的理念、意义深植人心。但是,无论是非遗知识普及、非遗传承人的展演、非遗社团的活动开展,还是学校非遗选修课的开设,都只停留在粗线条、浅层次、碎片式的阶段,仅仅是“接非遗、看非遗、演非遗”。

        即使在校园里有成千上万的学生被动接受非遗宣传,机械地接受作为选修课的非遗课程,甚至参与一些非遗项目的培训与表演,对未来非遗传承的核心因素——人才培养,却缺乏实质性的帮助。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许多非遗项目就是以技艺的形式存在的,离开了掌握项目技艺的人,一切的非遗保护都失去了长远意义。

        所以,要让非遗教育变成根深叶茂的常青树,就必须支持鼓励基层的深度实践:第一,基层教育部门的身份要从非遗教育的协作者、被动者转变成主体和主动者;第二,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开设非遗教育必修课,让学生从小便了解非遗、热爱非遗,积累非遗技艺,为将来选择从业非遗传承奠定思想与技艺基础;第三,开设非遗课程一定要注重生产性,专业老师一定要选聘本项目有层次和影响力的非遗传承人。非遗教育必须以培养优秀传承人为主要目标,变“接非遗、看非遗、演非遗”为“种非遗、做非遗、养非遗”,非遗文化绵延永续才可能成为现实。

    构建体系

    多门类多层次融合

        目前的任何一个学校都无法独立承担培养非遗传承人的重任。而在我国教育体系中,非遗中等、高等教育,尤其是非遗高等教育,力量还相当薄弱。除原来的艺术院校、艺术专业外,仍是一个空白。高层次、高素质非遗人才的培养困难重重,非遗相应技术的提升、文化的研究也相对滞后。而传统的师带徒培养模式,在现代教育中,实践可行性还不强。

        非遗教育有其独特的教育规律,是自成体系的教育。目前,我国就已经在北京、南京、甘肃、四川等地成立了非遗学院,但基本上都属于某一个高校的二级学院,其师资、资金、教材等都不具备为较大规模的培养高素质非遗人才作保障。

        因此,亟待创立有别于普通高校的非遗教育中等学校、高等院校,从而引领非遗教育能在教学的各阶段各层次得以开展。通过幼儿非遗启蒙教育培养非物质文化的热爱者;通过少年非遗认知教育培养非物质文化的认同者;通过青年非遗能力教育培养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者;通过学校非遗教育引领全社会的非遗文化认同,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真正的保护和传承。

        (作者:于日锦,系中陶会非遗教育专委会理事长、安徽省行知学校校长;张崇福,系中陶会非遗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