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08日 星期日

    生态脱贫看毕节

    作者:本报记者 吕慎 本报见习记者 李丹阳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08日 01版)

        盛夏,威宁百草坪。行驶在这片中国南方最大草原上,碧草蓝天,磅礴乌蒙,千里绿装。来自全国各地的自驾游客,在这里享受着凉爽的天气,赞叹着自然的壮美。

        然而,30年前的贵州省毕节市,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百姓还为温饱犯愁。如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绿水青山重现,蓝天白云可见,毕节市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给贵州省乃至全国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告别“富饶的贫困”

        毕节是我国典型的喀斯特石山区,山高坡陡、土地贫瘠,但在当地连绵的山峦之下,蕴藏着丰富的水能、矿产等资源,是我国西部重要的能源资源“聚宝盆”。长期以来,较为粗放的资源开采方式,未形成集聚效应,让毕节长期难以摆脱“富饶的贫困”。

        “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的嘱托铿锵有力。牢记嘱托,毕节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保持定力,坚决关停小煤窑,走生态脱贫之路。

        毕节市金沙县新化乡新龙村矿区复绿治理点,矿山染绿,青草丛生。世界先进微生物改造重金属污染技术,让这里用矿渣填平的山沟,种上了大片有机蔬菜。食用菌大棚、蜜桃基地、布朗李基地陆续建起,矿井塌陷造成的地坑被改造成碧波荡漾的人工湖,白鹭在水面上翩翩起舞。

        “就是这里,过去小煤窑遍地,山上千疮百孔,寸草不生。”承担复绿工程的贵州胜小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工程师戴志东告诉记者。按照国家政策,小煤窑纷纷关停,仅2017年毕节就关停煤矿27家,占贵州省关停总数的40%,数量在省内居首。但深受重创的生态环境无法自我修复。在毕节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许多煤矿企业转型做起生态产业,胜小源就是其中之一。

        公司按照“矿区变园区,农民变工人,资源变资金”的“矿区三变”建设思路,通过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移民搬迁、土地复绿等工程,将项目区打造成集旅游、观光、研发、规模化种植于一体的大健康产业园,探索一种“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旅游资源开发+精准扶贫+安全高效农业”模式,增强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金融扶贫的矿区扶贫动力,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园区主要规划有农产品交易市场及综合服务区、生态休闲餐厅、溶洞及矿洞观光区、山体公园、民族文化村落、蔬果花卉种植等功能区,园区内已栽种树苗9.2万棵,种植优质果树320亩、花卉200多亩。

        今年新化乡精准核算出360户共计994人已达标的收入金额,并精准补足未达标贫困户的所差金额。并计划在2019年和2020年,每年给予360户贫困户社员30%的利益分红资金,确保他们的收入巩固提升;每年给予产业项目建设所在地新龙村10%的利益分红资金。计划2021年以后,每年给予新龙村13%的利益分红资金;每年分别给予水头、联合、大竹、龙井、五星、龙凤、金毕、乡民、天桥等9个村(社区)3%的利益分红资金,作为各村(社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资金。

        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发展道路,让毕节这片资源富饶的大地升腾起致富的希望,告别“富饶的贫困”已不是梦想。

    守住“绿色的财富”

        30年前的毕节,山高谷深、土地破碎、切割度大,相对高差超过2000米,生态较为脆弱,加上落后陈旧的生产生活观念,当地农民一直把“上山开荒”和“多子多福”视作解决长远生计问题的出路,陷入“越生越穷、越穷越垦、越垦越生”的恶性循环。

        30年前的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是这种状况的典型代表。这个海拔2300米的村落,高寒多山,土层薄,“开荒开到边、种地种到天,种下一坡地、收回一箩筐”。村民多数住着由树枝围起四壁透风的“杈杈房”,人畜同居,极度贫困。有800多人的海雀村耕地1.68万亩,森林覆盖率不到5%,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程度惊人。

        如今,海雀村全村30多个“和尚坡”已是万亩林海,崇山峻岭满目青翠,森林覆盖率飙升到82.5%。林茂粮丰人民富足,家家建起新房。2016年,海雀村成功实现脱贫。

        海雀村成为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的先行者。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让毕节人民收获了生态红利。

        百里杜鹃是国家5A景区,绵延125.8平方公里,是迄今为止已查明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种类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杜鹃林。每年花期,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竞相开放,蔚为壮观,大量游客慕名而来。

        张正怀是百里杜鹃景区艺术团的一名民歌手,每到旺季团里每天为游客演出两场,平均每场都有三四百人观看,他靠演出每月能挣4000元。而两年前,他还在百里杜鹃沟底煤矿当矿工,危险不说,挣得也没现在多。张正怀说,保护杜鹃花给了他好日子。

        “过去花海无人保护,杜鹃花甚至成了挖煤指示标,因为花的地下通常都有大量的煤。花山被挖残、绿树被砍光、水源被截断,百里杜鹃触目惊心。”景区艺术团副团长易波也曾跑过4年煤炭运输,他颇为惋惜地回忆起10多年前。百里杜鹃国土资源分局的数据显示,2008年年初景区非法采煤涉及29个村1134口采煤窝点,非法采石场11个,非法采煤采矿从业人员有3000余人。

        随着百里杜鹃景区的发展,情况得到了彻底改变。一方面,景区严厉打击非法采煤采矿,着力构筑生态旅游保护屏障、修复景区生态,另一方面,“来景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纷纷做起了餐饮、农家乐。有了安全又赚钱的活干,自然就不会再从事危险性高、不可持续的煤矿生意。”易波说。

        这不仅是对新发展理念的落实,也是对当地传统民族文化的回归。在毕节聚居的彝族人自古就与花草树木有着特殊情感,认为树木是生命的起源,并把索玛花(杜鹃花)视作族花,有祭祀索玛花神的习惯。“这种朴素的自然崇拜,与绿色发展理念一致。看到杜鹃花受到很好的保护,大家都很欣慰。”易波说。

        今年花节期间,景区共接待游客142.1万人次,同比增长3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37亿元,同比增长35.4%。这片集天然原生性、资源唯一性、不可复制性于一身的杜鹃花海涌起旅游发展春潮,一方百姓的小康梦已经实现。

    走出特色生态路

        经过30年的不断探索实践,毕节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突出山地特色,统筹考虑山水、田园、产业等要素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纳雍县厍东关乡总溪河畔,成片的樱桃树给游客提供了绿荫。二月樱桃花开,四月果实采摘,夏季避暑畅游,小樱桃发展出了大产业。

        厍东关乡地处乌蒙山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土壤贫瘠,贫困程度深。大面积种植樱桃树,是厍东关选择的双赢模式。玛瑙红樱桃作为当地自主选育的品种,既有较强的水土保持能力,又能凭借质量上乘的果实获得不错的经济收益。

        “荒山荒坡过去种玉米只能填饱肚子,现在种樱桃树,一亩地收入能有七八千元,提高了10倍,还可以发展观光旅游。”厍东关乡陶营村村民唐定文说。他以前观念陈旧,只想种粮食,政府送来的免费树苗,他也只敢种在玉米田的边边角角。眼看带头种樱桃的农户都富了,他才弃种了玉米,终于从樱桃树上得到了实惠。

        钱包鼓了,内生动力也足了。玛瑙红樱桃从昔日仅有165亩的樱桃园变为现在的3万余亩果山,全乡10个村中9个村都种植玛瑙红樱桃,其中5个村基本实现全覆盖,受益群众达1.6万人(其中贫困户3900人),人均增收7312.5元。

        “以前都说坡地不出粮食不值钱,现在坡地却成了宝地。”陶营村村支书肖军笑着说。乡里已经成立贵州总溪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依托樱桃产业优势,利用总溪河旅游资源和便利交通,打造总溪河农旅一体游先导区。今年4月的樱桃节共吸引游客50万人次,旅游收入5000万元,带动消费7500万元。

        “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坡地种绿肥盖地膜铺毯子,山下多种经营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增收致富建设美丽乡村盖房子。”这个“新五子登科”顺口溜真实记录了毕节山地治理经验。

        从1987年到2017年,毕节的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部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3倍、172倍、872倍、60倍、180倍,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9倍、27倍,走出了一条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以统筹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实现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跨越的发展路子。

        (本报贵阳7月7日电 本报记者 吕慎 本报见习记者 李丹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