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05日 星期四

    华南理工大学:

    多元文化下的国际学生文化通识教育

    作者:本报记者 吴春燕 本报通讯员 肖国新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05日 03版)

        【来华留学】

        “当我向我的家人描述中国的时候,他们都很好奇和向往这个国家。”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奥斯曼来自苏丹,来到中国之前,奥斯曼脑海中呈现的中国是一个遥远而拥挤的国家,而在中国学习生活几年后,热情好客、乐于助人、勤劳肯干成为他心目中的中国代名词。

        国际学生对中国认同度的提高不止奥斯曼一人。全国人大代表、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创院院长安然教授把多元文化共享理念带入国际学生的教学课堂,构建了跨文化视域下国际学生“认知—认同—践行”全过程文化通识教育模式。十几年来,在这一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安然教授及其团队将其在国际学生中推广应用,通过让国际学生建立起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兴趣,引导他们彼此间以及与中国人、中国社会发生广泛的联系,建立自己眼里的他者文化形象,进而将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声音传播好。

    从多元文化共享到对中国国情文化的认知

        “我们说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其实质就是文化多元化,我们要尊重文化之间的不同。文化也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安然说。认知这一阶段是国际学生从多元文化共享到对中国国情文化的认识,通过建立多元文化共享理念,将启发、互动、探究式教学融为一体。“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我先让学生们展示自身文化、倾听他者文化包括中国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有趣的碰撞,学生之间就可以互相讨论、相互激发。”

        为了促进国际学生对中国的认知,安然教授及其团队构建了“全视角、多层级、跨文化”的课程体系,通过成立国际学生通识教育教研室,以跨文化认知与理解为主线,面向全校本硕博国际学生,使用中英文2个语种,开设46门课程。在设置的4类课程模块中,跨文化适应与传播课程模块重点关注国际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和多元文化共享理念的建立,中国文化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全方位多视角地向学生传授中国国情和文化知识,广东文化课程模块体现学校对国际学生教育中的地域文化特色,心理学课程模块关注国际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

    多途径对中国文化知识和价值观的认同

        奥斯曼在上中国国情文化课时,不仅能吸收到课本的文化知识,还在实践基地、广东特色机构参访、深入社区及中小学等方式中感受到中国国情,这极大丰富了奥斯曼认知理解中国国情文化的实践形式。“‘当代中国文化与社会’这门课是以专题的形式授课,涵盖不同的主题和热点话题,利用不同的视角,借力学校不同学科的优势资源,力图给学生一个全面而真实的‘中国印象’。”教学副院长刘程说。

        在认同这一阶段,授课教师不仅充当“文化导师”,让国际学生学会欣赏不同文化的异质性和同质性,帮助国际学生理解其亲身经历的中国文化现象或文化困惑。通过引入多方社会资源参与教学,使国际学生从不同侧面认识中国,丰富其认知中国的维度和内容。“在学校的帮助下,我们参访了腾讯等公司,我发现中国不是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国际学生玛丽说。除此之外,国际学生在与大师们“零距离”接触后,把感知到的现象和事物从历史发展脉络到理论解读进行再一次理解和升华,使得中国国情文化的表象得到充分阐释,进而提升对中国的认同,激发讲中国故事的兴趣。

    参与讲述中国故事和传播中国声音的践行

        来自马达加斯加的国际学生范伟在提及自己参加2018年春运志愿者时说:“成为春运志愿者主要是想为人民服务。”而来自巴基斯坦的国际学生扎克在提及组织献血活动时说:“我们在中国收获到了很多东西,我们也需要回报社会,我们也去过孤儿院,这些都能帮助到中国人,这也让我们留学生们心里很舒服,很开心。”

        在建立多种渠道的基础上,国际学生通过主动“走出去”的方式,深入社区、参与志愿活动、服务社会,自发建构心目中的中国形象,不仅从写实践感想中升华出自然而然的“中国故事”,而且还从整体学生参与的登台展示中形成完整的中国形象。“组织参加春运志愿者服务、献血活动以及探访孤儿院这些活动是践行中国故事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一个引导,也是主动融入社会的一个过程。”行政副院长杨浩松说道。

        像范伟这样的国际学生,在经历整个教育模式的培养后,有了知华友华的情结,使得他们愿意并能讲好中国故事,在毕业成为校友后,持续发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作用。

        (本报记者 吴春燕 本报通讯员 肖国新)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