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04日 星期三

    益智玩具没用吗

    作者:撰文 埃里克·万斯(Erik Vance) 翻译 顾金涛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04日 14版)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很多玩具厂商都宣称,它们的玩具能让婴幼儿更早学会阅读、学习、算数和行走,然而科学家认为,这些说法大多没有科学根据。即使宝宝确实在一些方面领先一步,也没有研究能证明,这些优势能持续到他们长大之后。

        视频和电视节目中人物动作太快,会妨碍宝宝理解世界运行的节奏,导致它们无法集中注意力。以正常节奏与另一个人互动,才是对孩子最有益的游戏,所以家长应该多一点陪伴,少一分焦虑。

    1.夸张的磨牙圈

        在儿子长到一岁大时,塞斯·波拉克和妻子珍妮·扎弗兰去了趟“宝宝反斗城”——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的一家母婴用品连锁店,就在波拉克家附近。他们想买一个磨牙圈,就是那种咬起来冰冰的,用来舒缓长牙期牙床疼痛的环,没什么特别的。穿过一排玩具熊和自行车后,他们找到了摆放磨牙圈的货架,抽出一个标价昂贵的包装,看到上面写着:有助于口腔活动和语言发展。

        夫妻俩从来没有听说过所谓的“口腔活动和语言发展”。但这听上去蛮重要的,一般的家长——那种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家长——可能会不假思索地买下来。但波拉克和扎弗兰可不是一般的家长。“我的妻子是全球语言发展方面的领军专家,而我们俩都有发展心理学的博士学位,”波拉克说,“我们看着这个包装,然后就想,‘什么鬼?嚼嚼这个冷圈圈就能促进语言发展啦?’”

        几乎没有证据能证明这一点。这款磨牙圈的夸张宣传,只不过是婴儿发育方面的学术研究和市场营销脱节的众多例证之一。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生命初期就飞速发展。玩具难道不应该助一臂之力吗?如果你的宝宝在合适的发育窗口期玩合适的玩具,他(她)就能变得比其他孩子更聪明、更协调、更成功——推销员如是说。

        但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儿童心理学领军者、专栏作家艾莉森·戈普尼克看来,“玩具可以促进孩子成长”的这种想法,“从根本上误解了发育过程”,即使专家真的设计出了这种玩具,那“也是彻底推翻了童年的意义”。戈普尼克认为童年真正的意义,是让孩子进行自我建设。

        在美国,无论是那些刺激新生儿视觉发育的黑白床铃,还是帮助两岁左右孩子学习编程的毛毛虫玩具,号称有助宝宝发育的玩具都极受追捧。不过它们真的有用吗?在戈普尼克和许多发展心理学家看来,这些产品的有效性尚待验证。很多时候,这些玩具的宣传要么基于不靠谱的科学,要么根本就跟科学不搭界。

        根据全球市场调研公司Euromonitor的数据,北美的教育玩具市场今年的估值已经超过4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专家说,这源于美国家长深深的不安全感。我们的女儿是不是母乳喂养时间太长?或者还不够?我们的儿子是不是在适当的年龄上的幼儿园?如果宝宝没能早点学会爬行、走路、说话、读书,甚至算术,那他们就一定会落在人后了。

        “笼罩在孩子身边的,是家长造成的焦虑、紧张的气氛,‘哦,天哪,你落后了!’”芭芭拉·萨内卡说,她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研究语言和数学习得的认知科学家。

        长期以来,科学家满怀热忱,付出极大的努力,试图理解人类大脑是如何发育,以及怎样才能帮助那些真正在发育上、社交上落后的孩子。但现在,许多玩具厂商却告诉你,他们的玩具可以让资质平平的孩子变得超人一等。玩具厂商的这种宣传,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2.识字类玩具

        早在精子和卵子相遇之时,厂商们就已经瞄准家长的焦虑开始制定市场策略了。准妈妈必须得小心地考虑营养、维生素和压力的问题,唯恐一着不慎给孩子带来终身遗憾。当然啦,你的小胚胎也需要合适的音乐。

        是的!成功人生的快车道,从子宫里听音乐开始。你可以买到固定在孕妇的肚子上放音乐的扬声器。还有一个玩意儿更进一步,叫作BabyPod,是一个可以塞进阴道的灯泡形、硅胶质音乐播放器。产品网站上的介绍说:“我们设计产品的出发点是,音乐会激活大脑中促进语言和沟通的环路。换句话说,学习在子宫中就开始了。”

        宝宝确实能在子宫中学习,音乐也确实可以让幼儿受益。但是没有证据表明音乐可以帮助子宫中的宝宝。BabyPod的制造者在英国医学超声学会下属的期刊《超声》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展示和外置播放器相比,它们的产品能诱发胎儿产生更强的反应,但并没有得出结论说,这种反应是正面积极的,也没有说给胎儿放音乐能让孩子未来更聪明。

        “这种刺激能对宝宝产生什么影响,我一无所知,”美国天普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国际婴儿研究协会主席凯西·赫什-帕塞克说。许多人要求BabyPod的制造商对此做出说明,但制造商并没有作出回应。

        赫什-帕塞克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婴幼儿的语言习得。这是个热门的研究领域,也是科学家打假的热门目标之一。赫什-帕塞克说,她在自己办公室的墙上挂上了那些她最不喜欢的、以家长的焦虑为目标而开发的玩具。

        开始说话,大概是宝宝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它与工作记忆和较晚出现的认知功能息息相关。研究表明,对婴幼儿来说,这些能力的萌发有一个特定的窗口期。一些证据显示,根据婴幼儿学习新词的速度,可以预测他们日后的学习倾向;话多的孩子在童年后期也会更爱说话。

        但是更早说话就一定更好吗?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试图证明说话早晚和智力有关。1982年,俄亥俄州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较早开始说话的孩子,长大后的智商也较高。然而有趣的是,在排除了认知障碍和社会经济学地位的干扰后,这种关联就不存在了。赫什-帕塞克说,这才是核心问题所在,孩子未来的成功并不取决于开始说话时间的早晚,而要看你住在什么样小区。贫穷、不稳定的食物供应和暴力会让孩子产生压力,延迟他们首次说话的时间,并导致学习上的差异。在许多饱受压力困扰的家庭中,父母只是没有对宝宝说足够多的话,这才是导致宝宝较晚开始语言学习、各方面表现落后的原因。然而,许多玩具厂商却由此得出了一个站不住脚的推论:因为缺少言语交流会让孩子落后,那更多的言语交流就会让孩子更优秀。

        萨内卡说,这“只是幻想,有利可图的幻想”。对幼儿心智的刺激就像维生素——要有足够的量,但并不是越多越好。然而,现在美国市面上有成千上万款为1~3岁孩子设计的应用程序,一项针对平均年龄为18月大的普通幼儿的调查显示,他们每人至少拥有7张DVD碟片。

        “你以为你已经见识过最无耻的厂商了,结果更糟糕的新产品又开始席卷市场,”赫什-帕塞克说。“一直以来我最讨厌的是一个名为‘你的宝宝能识字’的产品,我对它只有一句话:不,她做不到。”

        “你的宝宝能识字”由一系列识字卡、视频和图书组成,号称能教3个月到5岁的孩子学会阅读。这个产品由一位名为罗伯特·蒂策的研究人员发明。他声称,自己在两个女儿还是婴儿时,就教会了她们识字。以往的研究显示,婴儿是无法理解书面语言的。但在销售该产品时,蒂策的公司拿出了听上去惊人,实际上未发表的研究和图表,并使用了浮夸的宣传材料,其中包括用一个学龄前孩子阅读《哈利·波特》作为例证。

        赫什-帕塞克并不是唯一意识到这种激进宣传的人。美国监管商业宣传的部门——联邦贸易委员会,就对两起涉及蒂策的案件进行了处理,这两起案件都是控告他所在的公司涉嫌欺诈的。

        联邦贸易委员会的律师就该案件向纽约大学的苏珊·纽曼求助。纽曼是研究语言习得的专家。她曾经做过一个随机对照实验,结果发表在《教育心理学》杂志上。该研究比较了61个接受“你的宝宝能识字”系列产品阅读训练,和56个不接受阅读训练的宝宝的14项指标,包括言语处理、单词学习、字母识别和阅读理解,结果她发现,两组孩子之间几乎没有区别。不过,尽管幼年接收阅读训练的孩子并没有领先他人,但他们的家长却坚信训练有效果。

        蒂策则告诉我,他从来没有参与任何营销决策,也从来没有暗示过学步期的孩子可以阅读《哈利·波特》。不过蒂策也为自己的产品进行了辩护,认为纽曼使用产品的方式不对,测试孩子学习成果时所问的问题也不对。

        最后在2014年,联邦贸易委员会判决蒂策和他所在的公司败诉,并需缴纳80万美元的罚金。联邦贸易委员会还警告,如果蒂策以后再做类似宣传,一定会开出更大的罚单。蒂策目前经营着婴儿学习公司,该公司现在销售名为“你的宝宝能学习!”的系列DVD、识字卡和书籍,同时也在销售名为“你的孩子能识字!”的套装。

        在广告方面,蒂策说自己已经做了改进:“广告中还是出现了宝宝捧着书的画面。每个人都建议宝宝看点书,所以广告中出现宝宝看着书的画面,我觉得没什么问题。”

        数十项研究显示,许多视频类学习产品并没有稳定可靠的效果。蒂策坚称,自己产品的优越性可以用数据显示,他目前正在进行相关的验证,并计划就此发表一篇论文。联邦贸易委员会的律师安妮特·索贝拉兹和参与了“你的宝宝能识字”一案审理的同事聊过,根据她的说法,联邦贸易委员会认为该案已经结案。

    3.数学类玩具

        当然,益智玩具的出现也不是空穴来风。儿童发育专家、跳跳蛙玩具公司总监周礼文说,消费者自身也是推波助澜者,一些消费者确信,玩具是有教育意义的,对年龄特别小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我认为现在有一种趋势,‘我想要我的孩子上哈佛,因此我要给他们买跳跳蛙的玩具,这样他们长大后就能去哈佛了。’”周礼文说。这种观点非常不切实际,但是玩具确实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补充道。

        说到底,目前我们还不清楚,家长能不能在幼儿时期就培养出孩子的一些长期能力,为孩子铺平未来发展的道路。至少,戴维·巴尔纳是这么说的,他应该很有发言权,因为他曾经热衷于对他的女儿揠苗助长。

        巴尔纳是数学早教方面的专家,他明白数学对于认知和生活能力的重要性。因此,他希望自己两岁的女儿能成为一个数学奇才。尽管他自己从没能在数学上表现得有多好——他和妻子都更喜欢阅读,但他意识到了数学的价值。因此,他花费数月,每天用小卡片、视频、游戏和漫画书,教学步期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数学。

        最终,尽管他很高兴地看到了一个幼小心灵是如何吸收数学知识的,但这基本就是他的全部收获,他的女儿开始厌烦数学了。那她真正喜欢和擅长的是什么呢?你猜对了,还是阅读。

        作为一名早教方面的专业人士,巴尔纳认为,家长并不能给孩子造成太大影响,反而是“孩子的朋友是谁,去了什么学校,能否接触到优质资源”诸如此类的因素产生的作用更大。许多研究也显示,性格和癖好都有惊人的遗传性,比如明尼苏达大学正在进行的分离双生子研究。

        巴尔纳的研究揭示:许多3~5岁的孩子虽然会数数,甚至似乎能做简单加法,但他们并不明白数字的原理,只是凭借记忆得到正确答案。尽管美国的家长给他们的学步期孩子做了密集的算数训练,亚洲孩子还是很快在数学上胜出了。

    4.体育类玩具

        并不是所有家长都希望宝宝未来能获菲尔茨奖(Fields Medal,国际性数学奖项,被视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还有一些家长更偏好奥林匹克奖牌,因此,他们更侧重孩子的运动技能学习。

        “如果宝宝能提早3个月,在10个月大时就学会走路,他们是不是就踏上了通往足球冠军的快车道?”纽约大学儿童心理学家卡伦·阿道夫问,“提前学习运动技能,能产生持久的优势吗?”

        和语言及数学能力相比,运动技能学习是一个比较小众的研究领域,其中的许多基本问题还没有答案。不过有一些问题还是清楚的。首先,让人吃惊的是,你确实能让孩子更早学会坐、爬,甚至走。1935年,发展心理学家默特尔·麦格劳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成功地通过训练,让一名婴儿学会了游泳、攀爬和溜冰,而他的双胞胎兄弟还只能坐在婴儿床里。不过在麦格劳让后者与前者一块玩之后,两人很快就并驾齐驱了。“进行运动技能训练能在短期内提升运动技能水平,”阿道夫说,“但并没有证据表明,这能产生持久的影响。”

        如果你希望培养出下一个博尔特或诺兰·莱恩(著名棒球运动员),那让孩子提早学会走路和投掷或许并不重要。然而,这些运动能力可能会对一些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好处:孩子越早学会坐起来,就能越早够着东西;越早学会行走,就能越早开始探索世界。

        阿道夫说,运动和认知之间还有一个重要区别:他在实验室遇到的家长,普遍对孩子的运动成绩不感兴趣,玩具市场也是这个态度。没有人在出售名为“你的孩子能后翻”的产品。一些产品承诺能帮助孩子学习行走,例如小推车和学步车,但在营销宣传时也没有过多强调这一点,主推的功能还是“让孩子玩得开心”之类的。如果你给孩子一个摇铃,他/她会学着去摇它,这是他/她能成为“匆促乐队”(Rush band,加拿大著名前卫摇滚团体)鼓手的第一步吗?不。

        阿道夫提到了墨西哥塔拉乌马拉人的奔跑文化,这里的孩子很早就开始奔跑,但是并没有更早学会走路或爬行。目前,阿道夫正在塔吉克斯坦开展研究,那里的宝宝大多数时候都被绑在家长身上,不下地,因此延迟了他们第一次走路的时间,但是初步研究显示,到三四岁时,这些孩子的走路方式和西方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

    5.与真实世界互动

        科学研究表明,家长并不能通过所谓的益智玩具让宝宝赢在起跑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孩子应该玩什么这个问题上,科学家不能提供建议。

        玩耍对于发展心智至关重要。就像食物能为身体提供营养一样,玩耍能促进语言、认知、空间推理和其他能力的发展。科学家仍然在试图理解其中的机制。和食物一样,有时候,最简单的选择却是最好的。

        举个例子,乐高积木经常出现在科学文献中。搭积木的孩子空间推理能力更强,一个颇具争议的研究还显示,他们的数学能力也更强。在专家看来,搭积木的效果并没有多神奇,孩子们只是从诸如球、小卡车和小斜坡中学到了关于重力、形状和运动的物理学知识。看到宝宝倒向地板或者撞向房门,家长可能会感到惊恐,但他们不过是在做自己的物理实验,看看重力如何起作用,或者两个物体能否占据同一空间。

        或许,他们最重要的小实验关注的是最神秘的现象:时间。研究显示,与重力和惯性一样,宝宝也不怎么理解时间。一些专家担心,如果干扰了宝宝对于时间的学习,由此产生的扭曲时间观,会产生持久的影响。

        华盛顿大学的儿童心理学家迪米特里·克里斯塔基斯,是西雅图儿童医院一个儿童中心的负责人。他研究视频对孩子的影响,随着孩子越来越多地使用平板电脑、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这个问题变得至关重要。克里斯塔基斯发现,导致问题的并不是屏幕本身,而是视频播放的速度。在游戏和动画中,动作被加快了,场景切换也很快,而这会影响孩子的“内置节拍器”。克里斯塔基斯相信,孩子在出生的头3年中,会形成自己的内部时钟,以帮助他们理解世界运行的节奏。如果节奏被设置得太快,就会导致注意力出现问题——这个理论得到了他的研究结果的支持,他在小鼠中诱导出了类似的认知和注意力缺陷。

        克里斯塔基斯比较了以前的电视节目,如《罗杰斯先生的邻居们》(一档美国儿童教育节目)和现在很火的幼儿卡通与多媒体节目,如《小小爱因斯坦》。他担心,现在,不仅电视和视频游戏变快了,用户的年龄也越来越小。赫什-帕塞克也同意。她在实验室的工作表明,无论一个游戏或节目多么有互动性,都比不上一个真正的人或者和真人视频通话。以正常节奏与另一个人互动,这才是对孩子最有益的游戏。

        跳跳蛙总监周礼文也认为,视频节目不能代替与真人的互动,但他认为,在孩子成长发育的过程中,视频也能发挥部分作用。在孩子没有人陪伴时,他们可以在屏幕里玩螺丝刀和撬杆,而不是玩可能造成危险的真正的工具。

        但是,克里斯塔基斯还是担心,屏幕会造成持久的不利影响。通过测量小鼠大脑中的谷氨酸信号(与学习与记忆有关的基本神经递质),他发现了注意力缺陷和可卡因成瘾之间的联系。生命早期过度的感官刺激,会导致小鼠未来更享受可卡因、对可卡因更不敏感,以及更加多动。这并不是说,在人类身上也会发生同样的事,也不是说,过度的感官刺激会让孩子走向毒品,但成瘾确实与大脑中的奖赏系统及习惯形成有关。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克里斯塔基斯正在研究2岁幼儿的“屏幕成瘾”现象。放在十年前,这几乎是闻所未闻的事,但现在克里斯塔基斯说,参与研究的幼儿将近10%都存在对屏幕成瘾的症状。

        “我担心,随着越来越多的幼儿把时间花在屏幕上,这个比例会继续升高,出现屏幕成瘾的孩子年龄会越来越小,”克里斯塔基斯说,“这些设备很容易导致成瘾。”

        对宝宝来说,一些产品背后似乎潜藏着危险。况且,即使针对宝宝的教育类产品没有危害,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能证明它们能产生长期的效果。如果你只是想买些酷酷的玩具,最好买一个你自己愿意玩的。因为专家们一致认为,无论是听你讲话,还是看着你与世界互动,这些与你一起度过的时间,才是对宝宝最好的教育。

        回到波拉克和扎弗兰身上。他们还得在是否要增进儿子的“口腔活动与语言发育”上做决定。他们站在货架前哈哈大笑,把磨牙圈放了回去。

        “我们后来去杂货店买了一包99美分的冷冻贝果面包(bagel,一种环状面包),”波拉克说,“我从冰箱拿了一个贝果面包给宝宝,让他放在嘴里啃,这让他的牙床舒服了一点,不哭了。”

        本版由《环球科学》杂志社供稿

        (撰文 埃里克·万斯(Erik Vance)  翻译 顾金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