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担当强军重任】
“全体都有,立正、敬礼!”某演习海域,晨曦中,伴随着雄壮的国歌,一面五星红旗从甲板上徐徐升起……这是无锡联勤保障中心驻沪某基地船运大队参演官兵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情。
无锡联勤保障中心驻沪某基地,作为全军驻特大城市最大的地面油库之一,见证了浦江两岸的百年兴衰,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光荣篇章——所属油库、转运站和船运大队,常年担负繁重的油料收发转运任务,出色完成各项演训任务,多次被评为先进党委。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该基地党委始终坚持“党旗引领航程,党徽闪耀战位”,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浦江之歌”。
打造过硬的“流动党支部”
“船艇一出航,支部把航向;船艇越流动,规范不松动。”船运大队某登陆艇指导员单既成说,每次船艇外出执行任务,都要及时建立健全党组织,做到船艇开到哪里,战斗堡垒就跟进到哪里,确保官兵在动态条件下“形散而神不散”。每次海上演习,“党员突击队”总是冲在最前面,他们用背包绳把自己绑在战位上,坚守岗位,虽然晕船呕吐,但仍操作机械,始终保持战斗姿势。
无锡联勤保障中心驻沪某基地所属11个基层党支部,分散在浦江两岸,人员分布在码头、罐区、栈桥、管线和演训场等各个点位,针对这种状况,基地党委积极探索“动中建”新模式,打造过硬“流动党支部”。他们以“流动党支部”为主阵地,通过开办“水兵讲坛”“浦江理论学习群”,打造“不关门的理论课堂”,及时传播党的声音,始终把党员置于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之中。
一个编制只有8人的转运班,何以能够创造连续27年荣立集体三等功的奇迹?这一“传奇”背后的奥秘,由班长陈奕清道出:坚强党组织,找准“定盘星”。陈奕清口中的党组织,指的是他担任组长的党小组。7年前,他从前任班长手里接过这个已经连续20年荣立三等功的光荣集体时,只说了一句话:“带着大家一起干,把光荣传下去。”
军警民共建结硕果
前些年,一艘靠泊无锡联勤保障中心驻沪某基地码头的油船突发火灾,油库消防队联合水上消防支队迅即出动,冷却灭火,避免了一起严重事故的发生。迅即出动的背后,是油库党支部指导消防队与驻地消防部队开展“融合党建”带来的喜人结果。
作为军队驻特大城市最大的地面油库,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消防队堪称油库安全的最后防线,但面临着编制人员少、缺少系统技能培训的瓶颈,基地积极探索军警民共建新模式,指导油库与水上消防支队结成共建党组织,开展“联建联学、互补共强”活动,按照“月度、季度、年度、特定时间、重大任务”5个节点,分别对党员、团员和群众的工作表现情况进行常态考察,对每项职责指标进行量化打分,实现了“个个都是消防员、人人都是战斗员”的目标。
(本报记者 刘小兵 本报通讯员 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