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06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刊·第140期    上一版  下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02日 星期一

    “和合”理念与“上海精神”

    作者:蔡方鹿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02日 06版)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期间举行的《有朋自远方来》灯光焰火艺术表演。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上海合作组织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劲合作动力,根本原因在于它创造性地提出并始终践行‘上海精神’,主张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他在欢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外方领导人宴会上发表的致辞中指出:“‘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提出的发展观、安全观、合作观、文明观和全球治理观,概括总结了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为“上海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赋予了上合组织新的历史使命。这是“和合”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进一步发展。

        “和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被普遍认同的中华人文精神,它贯穿在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各家各派的思想之中,其中,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和合”文化的本质。孔子创立儒学时,吸取了春秋以来的“和合”观念并加以发展,对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人文精神,对于当今世界正确处理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弘扬此种精神,有助于化解各文明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使之和平共处,求同存异,互相尊重,扩大共识。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每一种文明、文化都是在本国、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历史中产生,并为本国、本民族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过各自的贡献,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各文明、文化既有相互差异的一面,又有相互融合、相互沟通的一面,同时保持自身的特色,由此推动了世界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应看到各国发展道路的不同,世界文明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应以和平的方式求同存异,化解冲突,解决矛盾。“和合”理念有助于化解矛盾冲突,维护世界和平。

        “和合”理念是协和万邦、各民族文明文化共存互补、交流融合而不断发展的文化基础,其旨在尊重不同文明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进而达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上海精神”同“和合”理念高度契合,超越了文明冲突、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等陈旧观念,已成为上合组织的核心价值,将继续为上合组织的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保障。《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青岛宣言》明确指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确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理念”,这也体现了“和合”理念与“上海精神”的契合。

        特别是,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提出的发展观、安全观、合作观、文明观和全球治理观与“和合”理念存在着契合和相通之处,这主要表现在:

        关于提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表明这种发展观包含了相互协调、天人合一、多元开放等“和合”理念,并在新时代加以发展,以实现各国经济社会协同进步,解决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问题,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共同繁荣。同时要尊重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和而不同,照顾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促进世界的多元发展。

        关于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和合”理念倡导“贵和”“慎战”、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认为对外扩张引发冲突而易导致国家危亡,轻易言战不可取,“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这反映了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希望天下太平、与各国人民友好相处。这启示我们,要摒弃冷战思维,反对以牺牲别国安全换取自身绝对安全的做法,实现普遍安全。

        关于秉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和合”理念讲究同舟共济,把合作视为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衷共济是中华文明、“和合”理念的精髓,当今世界,应以和衷共济、和平合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拒绝霸权主义将本国利益凌驾于他国利益之上,推行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短视封闭的狭隘政策。

        关于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和合”理念倡导“公天下”,主张“天下为公”。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民胞物与”的思想,认为人与人是同胞手足的关系,人与物是一种朋友、伙伴的关系,整个宇宙如同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和合包容精神,对当代化解宗教、文明冲突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由此建构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促进全球文明共生共存,包容发展,维护全球秩序,超越文明冲突,共享文明成果。

        关于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和合”理念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人类爱护自己的生存环境,通过融突而和合,使人类得以享有理想的生存世界。“通力合作,尽力沟洫,相友相助,相生相养”“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等理念,与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相吻合,发扬此种精神,有助于推动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重要主张,充分体现了“和合”理念与“上海精神”的契合相通之处,对当今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今时代,深入挖掘和阐发“和合”理念所包含的和而不同、仁义之道、中道和谐、包容、融合冲突等有价值的思想,对于建立和维护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蔡方鹿,系四川师范大学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