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27日 星期三

    向“假整改假治污”出重拳

    作者:于平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27日 02版)

        【光明时评】 

        湖南省花垣县素有“东方锰都”“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分布着数十座大大小小的尾矿库。由于曾经野蛮开采和尾矿库管理不善、污水处理装置虚设等问题,当地出现了严重的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从2016年开始,湖南省政府对该地区的尾矿污染展开严厉整顿。但高压态势之下,当地矿产开发似乎并未受到影响,反而越来越红火,而各级部门近几年来对这个地方的整改通知、现场督导、严肃整顿都未能起到任何作用。日前,央视《经济半小时》拍摄到的画面显示,数万吨重金属尾矿肆意横流,场面触目惊心。

        湖南花垣尾矿遗祸,近几年多次受到环保组织和媒体关注,政府部门也高调宣称要大力整治。然而,从相关报道看,花垣的尾矿遗毒污染不仅没有被治理好,反而在一段时间内陷入全面失控。花垣,堪称又一个“假装治污”的典型。

        为了演好“假装治污”这场戏,花垣当地政府相关人员可谓“绞尽脑汁”。在默许、纵容尾矿污染的同时,县政府不断发布各种新闻稿,宣传尾矿整顿的巨大成绩,甚至在当地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把尾矿整顿当成政绩列入。更意想不到的是,当地政府还公然进行环评造假——在政府公布的治理名单上,3家根本没有工商注册的企业,6家早已注销的企业,竟然能通过环评审批验收。

        毫不夸张地说,花垣县的治污造假,已经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在何种利益驱动下,当地官员竟敢用政府信用为污染企业背书?那么多治污正面宣传报道,还有那张荒唐的环保验收名单,究竟是怎样出笼的?尾矿遗祸,使当地环境遭受严重伤害,使民众健康遭遇严重威胁。谁该为这一切负责?

        对花垣县这一“假装治污”的典型,绝不能轻易放过。不仅要对相关官员进行问责,对治污造假背后可能存在的渎职腐败,有关部门同样要展开深入调查,还公众一个真相。

        此外,需要被问责的不仅是花垣县相关官员,对上级政府在此事上的责任,同样值得深究。

        花垣尾矿遗祸危害巨大,屡屡上舆论黑榜,湖南省政府因此将其纳入“挂牌督办”之列。可是,省级政府“挂牌督办”仍然没有管住花垣县的污染问题。花垣县在尾矿治污上造假,本是很容易戳破的谎言。像央视记者一样到现场走一圈,或者查询工商信息,核实一下环评验收名单,都可揭开造假的盖子。

        类似的“假装整改”,现实中并不少见。近期的中央环保督察组回头看,就发现了大量“假装整改”的问题,而这些所谓的“整改”,从公布整改方案和时间表到组织部门和人员进行监督,直至最后公布“整改”落实情况,其主管、主办部门都有完备的书面材料,但事实与书面的差距之大令人瞠目。可以说,“假装整改”的背后隐藏着更大、更多的问题。

        一个地方的环保问题,不能总是靠中央来抓、靠媒体来盯。只有让各级政府真正负起责任,才能形成层层传导的压力,突破地方利益羁绊,让基层官员不敢懈怠。花垣尾矿遗祸,教训不可谓不深刻;遏制治污造假乱象,政府部门应当有所作为。

        (作者:于平,系环保志愿者)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