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21日 星期四

    智汇大运河 文脉涌不息

    ——来自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学术研讨会的声音

    作者:本报记者 张胜 通讯员 丁宏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21日 11版)

        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近日,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主办、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成立暨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来自相关政府部门、高等院校、智库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运河沿线城市代表共聚一堂,建言献策,用智慧串起新时代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明珠。

    用好“建设”这把“金钥匙”

        千百年来,贯通中国南北5大水系的大运河,滋育着城市与众生,涵养着人文与风情。从昔日运河上千帆竞发、舟楫如织,到现今沿岸百姓枕河而居、临河浣衣……绵亘千年的运河文化成为我国“活”的、流动的文化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城乡发展规划院院长傅崇兰指出,“建设”是把握大运河文化带研究的一把“金钥匙”,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重要指示精神的基本途径。要围绕运河沿革、运河城市、运河文化等研究挖掘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山东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会长杜庆生认为,做好保护文章,重在对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做好传承文章,重在深入发掘、提升、弘扬中华运河文化内在特质;做好利用文章,重在坚持“古为今用”,共享保护开发成果,让大运河在新时代继续为人民造福。

        进入新时代,如何发挥新型智库作用,更好推动遗产保护、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介绍,新成立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旨在统筹整合全省研究力量,为高质量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提供智力支撑。她表示,要牢记使命,写好文化传承大文章;聚焦主业,发挥决策咨询主功能;瞄准一流,树立文化智库新标杆;创新机制,打造聚合融通高平台。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负责筹建与日常管理。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兼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院长夏锦文表示,研究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学术研究和理论阐释工作,为党和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咨询建议,主动发挥好服务地方的重要职能。

        他建议,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和研究,需要兼顾大运河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水、岸、城建设以及大运河的过去、现在、未来,更好地回答“传承什么”“怎样建设”和“如何创新”三大问题。

    抓住大运河的生命和灵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理事会秘书长、江苏省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处处长王明珠发言表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提出的“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指示精神来谋划开展的,要让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为联通历史与未来、生态与文化、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的桥梁。

        生态和文化是大运河的生命和灵魂。近年来,为了让大运河活起来、美起来,江苏运河段生态和文化保护逐步走向自觉。江苏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侃桢介绍,江苏省发改委正在牵头编制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努力引领和推动大运河江苏段成为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品位的文化长廊和高效益的经济长廊,努力建成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样板区和示范段。

        淮阴师范学院李德楠教授认为,江苏在建设大运河生态长廊方面具备大运河水资源充沛、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丰厚、水环境管理保护机制健全并已形成重点功能区规划等优势条件。

        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副院长刘怀玉指出,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必须在“起承转合”上下功夫。“起”即“起”于“乡愁”资源;“承”即传承好大运河精神,铺陈淮风楚韵;“转”即转变观念,嫁接文化产业;“合”即聚合能量,融合大运河、古城镇和人等要素,推动一体化发展。淮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姚晓东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大运河沿线城市间的合作交流。

        扬州市政协主席、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主席朱民阳认为,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既需要深入挖掘、全面梳理整体文化,还要借鉴国际运河保护利用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多方携手,共同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升中国大运河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话语权。

    “关键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历久弥新,为当代中华文明注入宏阔开放、悠远甘醇的厚重滋味。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理事长、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周琪指出,回溯历史,大运河自南向北贯穿吴越、两淮、齐鲁、燕赵等多个文化区域,推动了中华文明融合发展;立足新时代,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必须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铸就新时代中华文化新辉煌的高度,打造成为民族复兴的文化标识,为传承中华文脉交出时代答卷;面向世界,应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为展示真实、立体、全面、多彩中国的重要窗口。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首批顾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张廷皓认为,更好履行大运河在新时代的新使命,“关键是实现大运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充分发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要发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要发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兼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副院长樊和平指出,在大运河文化带的研究过程中,要重视挖掘大运河展现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让大运河精神汇入中华民族奋斗史。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戈春源表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发掘大运河文化的合理内核,继承和发扬“和合为本”的大运河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驽建议,要通过跨区域、跨部门、跨学科合作,共同开展运河本体保护、文脉传承、社会发展、宏观政策、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重点研究。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健表示,要在深入挖掘大运河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功能地位基础上,提炼大运河精神,把大运河打造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黄金名片。

        (本报记者 张胜 通讯员 丁宏)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