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21日 星期四

    青岛:从天然摄影棚到产业化影都

    作者:本报记者 刘艳杰 牛梦笛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21日 16版)

        “青岛拥有山海城一体、中西合璧的城市风貌,富有时尚美丽、浪漫迷人的典雅气质,拥有世界旅游组织所赞誉的最美海湾,与同样多姿多彩的电影艺术有着百年不解之缘……”6月13日—17日,首届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办,在首场新闻发布会上,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家新向来自12个国家的500多位电影人和媒体人,介绍了青岛与电影的渊源。

        近年来,青岛高度重视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建设了总投资1200亿元、占地44平方公里的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建成了全球设施最先进、配套最齐全、政策最优惠的影视基地,一条千亿级的影视全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以电影为媒,青岛拉紧了与世界各国的人文交流纽带。

    转型升级打造一流电影产业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不寒不暑、可舟可车。”一直以来,青岛就享有“天然摄影棚”的美誉,每年会有200多个国内外影视剧组来这里取景拍摄。青岛更与百年中国电影有着不解之缘——青岛著名剧作家洪深编制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中国第一部有声故事片《到自然去》、第一部音乐故事片《海上升明月》等都是在青岛拍摄制作的。2017年11月,青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电影之都”称号,这也是中国首个“电影之都”。

        “‘天生丽质’虽然值得珍惜,但‘秀外慧中’显然更有持久的生命力。如果我们还仅仅满足于‘天然摄影棚’的低级产业供给,是无法与这个时代匹配的。因此,必须改变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建立与国际化相适应的工业化电影体系。”青岛灵山湾影视局(筹)副局长苑梅琳对记者说。近几年,青岛对影视文化产业进行了转型升级。

        总投资500亿元的青岛西海岸影视产业园区,包括影视产业园、大剧院、秀场、酒店群、国际影院等多种业态。影视产业园占地166公顷,制作区规划建设52个高科技摄影棚,包括世界最大1万平方米的摄影棚、世界唯一室内外合一的水下摄影棚、影视服装道具加工厂及世界先进的影视后期制作工厂等。

        以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为核心,西海岸新区还规划布局了拍摄制作、会展交易、演艺娱乐等业态。目前注册入驻影视产业相关企业、导演编剧工作室160余家,三到五年内将超过500家,形成影视全产业链配套平台。

    优惠政策吸引中外电影人才

        “我的下一部作品即将在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的影视基地拍摄,可以说跟青岛非常有缘。”首届上合电影节巴基斯坦参展影片《追忆往昔》的男主角是加拿大华裔演员梁家成,梁家成说,他非常看好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未来。

        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为何落户青岛?这与青岛影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关,更与其国际一流的人才政策、资金政策紧密相连。近两年来,《青岛市“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关于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青岛市影视产业发展基金管理使用办法》等相关政策相继实施,为青岛打造世界级影视高地不断注入新能量。

        《关于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里提出,设立连续5年、每年10亿元的影视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对在影视文化产业区内完成主要拍摄制作的优秀影视作品,最高给予制作成本40%的补贴。设立青岛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影视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区域内企业按照税收贡献度进行优惠扶持,首批13家企业2042万元扶持资金已兑现。

        与资金政策相配套,西海岸新区先后引进了北京电影学院青岛创意媒体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校、清华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青岛校区等专业院校。同时,从国内外选聘高端影视、科技专业人才。预计到2020年,新区影视产业总收入达到15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0万个。

        “文化自信是要通过中国电影自身的不断强大来建立的。从新西兰的维塔到洛杉矶的动捕制作公司,越来越多的世界一流影视公司看好青岛西海岸,并伸出了合作之手。”谈及青岛影视产业的“国际化视野”,苑梅琳介绍说,2017年,中俄双方签订了关于合拍电影的框架协议,电影《战斗民族养成记》就是其中的项目之一,影片讲述的是一名中国年轻人因为爱上了一位俄罗斯姑娘伊莲娜而来到俄罗斯,影片粗剪后还没有加中文字幕,但是通过镜头,已能感受到角色的喜怒哀乐,充分彰显了电影的魅力。

    搭建平台加强电影合作交流

        中法电影展映活动、2017华语电影展、亚洲影视文化论坛、第16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凰奖”……近几年来,青岛积极探索电影与城市建设、文化、教育、旅游等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不断增强影视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其文化底蕴、发展战略和发展潜力均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中国电影市场非常繁荣,理念和拍摄手法也很超前,青岛还有非常棒的影视拍摄基地,我很想去参观一下。”参加首届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的穆库尔·伊曼来自吉尔吉斯斯坦,这位年轻的演员表示,“上合电影节搭建的平台特别高,在与其他国家的导演和演员的交流中,他学到了很多。”

        “近60部影片,将在青岛9家电影院进行260场次展演,其中有的国家的影片是在中国首次展映,像阿富汗的电影。”苑梅琳介绍说,这将有力地促进人文交流。上合电影节可以说是“上海精神”最生动的体现。

        “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的召开有利于融汇国内外电影资源,丰富青岛‘电影之都’品牌内涵,释放其文化推广、产业集聚和经济带动功能。”王家新表示,相信上合电影节会使上合国家间的电影交流合作迈上一个新台阶,进一步促进国家间的文明交流互鉴。

        (本报记者 刘艳杰 牛梦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