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18日 星期一

    博物馆里传承端午习俗

    作者:本报记者 韩业庭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18日 01版)

        每逢中国传统节日,各地博物馆都会举办系列主题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今年端午期间,全国共有130多个博物馆举办端午节系列活动,其中包括主题展览20多个、教育体验活动160多项。安阳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临沂市博物馆、福州市博物馆、重庆宝林博物馆、武山县博物馆等均推出亲子体验活动,在节日假期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

    贴近时代突出馆校互动

        悬挂在门楣上的菖蒲、艾草等节日标志,摆放在八仙桌的桑葚、粽子、五毒饼等节令食品,香包、剪纸、风筝、泥塑等现场传授手艺的民间手工艺传承人……在北京民俗博物馆,浓浓的端午味道扑面而来。

        馆校联动是今年北京民俗博物馆端午活动的突出特点。来自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的小学生在这里参加了包粽子、画老虎等节令习俗体验。

        北京民俗博物馆已连续十几年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除端午节外,每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也会举办形式多样观众参与程度高的传统节令习俗体验活动。

        近年来,北京民俗博物馆注重与时代接轨、与社会同步,将民俗活动送到群众家门口,让观众能够更加便捷地感受民俗乐趣。从2012年开始,北京民俗博物馆联合北京高碑店乡政府举办“二月二民俗文化节”,到今年已举办了7届。每年的民俗文化节活动都深受群众欢迎,学童开笔礼、花会庆祝表演等活动,不仅让群众真切感悟到传统节日魅力,还使百姓间增进了了解,和睦了关系,实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

        在“超级链接”的当代,南京博物院以官网为平台,相继开通官方微信、网络直播等新媒体公众号。目前,南京博物院官方微信的用户已突破30万,只能预约400位观众的博物馆讲座,通过网络直播吸引了20万观众。为更好满足公众学习和体验传统的需求,南京博物院跨出院门送文化,积极与学校、社区、车站等合作,定期将讲座、展览等搬到馆外,使公众不受时空限制与博物馆进行互动。

    品味文化凝聚价值共识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以南京博物院为代表,在全国省级博物馆首家设立非遗馆,开设与传统岁时节日相关的主题展览,举办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体验和传承活动,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形式,为传统节日注入新内涵,使其成为传承文化、凝聚价值共识的重要载体。

        南京博物院在非遗馆“民俗艺苑”展厅中专门设置“岁时节庆”单元,主要介绍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习俗。四季主题板块包括春(打春、春节、五忙日、元宵节、清明节)、夏(立夏、端午、六月六)、秋(七夕、中元、中秋、重阳)、冬(冬至、腊八、祭灶、除夕),通过简短文字和生动图片向观众展示江苏地区的传统节俗。

        南京博物院还注重运用手工技艺类项目展示、口头表演类项目展演和社会教育活动等方式,吸引公众参与。如春节期间举办“新春相声专题展演”,营造欢乐喜庆氛围的同时,将春节习俗以说相声的方式传达给观众;重阳节举办“记忆中的红色经典”,展演主题京剧,鼓励年轻人带父母走进博物馆,一起欣赏并寻找属于老一辈人的青葱记忆。此外,南京博物院还利用户外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节庆展演,如马灯、舞龙、舞狮、连厢舞等。

        为了让青少年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青少年的家国情怀,众多家庭选择在博物馆体验传统感知文化。南京博物院专门开设了“不怕虫虫过端午”“粽香飘飘体验”等幼儿课程;上海博物馆以6至12岁儿童为目标群体,开展了“浓浓端午情,巧手做香包”等教育活动;江西省博物馆、扬州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白银市博物馆等均举办系列专题展览、体验和社会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了传统节日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

        此外,不少博物馆也把革命文化融入活动中。河南镇平县彭雪枫纪念馆赴高丘镇贫困山区与留守学生共度端午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组织开展“2018迎端午学传统”主题教育活动;宜宾市赵一曼纪念馆举办“品味端午传承文明”活动;龙华烈士纪念馆举办“不忘初心敬英雄 童心飞扬过端午”主题宣教活动。人们在多姿多彩的节日活动中品味中华文化的远香,积蓄前行的力量。

        (本报北京6月17日电 本报记者 韩业庭)

        (端午节专版见4版)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