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恰逢山间的一场雨,海拔600多米的浙江松阳四都乡平田村宛如仙境。在这里,有一张见证古村落绿色发展的名片——“云上平田”。这是一个包括“爷爷家”青年旅舍、农耕文化展示馆、四合院餐厅、慢点茶室等在内的“云上平田”乡村慢生活体验区。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都是由农村闲置房产或物件变废为宝的——废弃老屋改造成农耕文化展示馆,牛棚变身为展览会客厅,旧门板、猪食槽、水缸……在这里,每一件废弃物品都得到充分利用。“传统村落发展需要活态保护利用,我们所有的项目都尊重和保护古村落的原生态。”从杭州辞职返乡创业的80后女孩、“云上平田”联合创始人叶大宝说。
“我们与‘云上平田’合作,2017年成立了大荒山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不用农药、不用化肥,保证食材安全无公害。”合作社社长江永东说,“这样既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吸引了更多访客,整个村子都活起来了。”
在松阳县,不乏像平田村“云上平田”这样的例子。酉田村将废弃牛栏改造成咖啡吧,沿坑岭头村将老屋建成美术馆……它们各自依托绿水青山,借助艺术与设计的力量,充分发掘乡村已有的生态和文化资源,点绿成金,绿水青山老房子也成了一种生产力。
岱头,是松阳县叶村乡的一个海拔800多米的山区古村落。吊瓜曾经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随着“五水共治”在松阳县全面铺开,当地种植业亟须转型升级。
“现在好了,吊瓜棚全部拆除,水田都已复耕,而且种下的是高山生态绿色水稻。”岱头村党支部书记叶周富说。一次偶然的机会,叶周富听闻生态化种植的水稻能卖出高价,考虑到岱头村的自然条件很适宜,于是他就开始实验起高山生态绿色水稻。实验成功后,村里开始改种生态稻,并在2015年成立合作社。现在,村民种植不施用化肥、不喷洒农药、不用转基因种子、不用除草剂的生态水稻,每斤能卖20多元,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春季,看百余亩紫云英灿烂绽放;夏初,举办传统插秧仪式;秋季,赏层层梯田稻浪起伏;入冬,举行当地特色的仁戏祈愿风调雨顺……这些不仅带火了大米销售和旅游,也复活了农耕文化和传统民俗。“种植—观光—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是岱头村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的实践。现在,每年都有数万游客到岱头村赏景游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赚钱。
行走在松阳县乡村,满目所及都是连绵起伏的茶田和茶山。除了种茶、制茶、卖茶,松阳人卖起青山绿水间的风景,走出一条绿色致富路。“百里乡村百里茶,一路山水一路景”,以新兴镇的国家4A级景区大木山茶园为依托,周边村民开起了茶主题餐馆,办起了茶文化民宿。“茶叶+旅游”“茶叶+民宿”“茶叶+文化”,集茶园观光、茶文化体验和运动休闲为一体的茶叶多元发展模式,不仅盘活了古村落的闲置房屋,还增加了村民收入,为古村落绿色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本报见习记者 冀文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