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15日 星期五

    防治荒漠化,我们还需做什么

    作者:本报记者 李慧 张哲浩 本报见习记者 张亚雄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15日 10版)

        6月14日,以“防治土地荒漠化助力脱贫攻坚战”为主题的第24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在陕西榆林举行。目前我国防治荒漠化取得了哪些成就,面临哪些挑战?防治荒漠化,我们还需要做什么?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生态优先:坚守荒漠生态保护红线

        在陕西榆林,一部生态建设史就是一部植树造林和防沙治沙史,一代代务林人用心血、汗水甚至生命,在毛乌素沙地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绿色走廊。

        榆林市市长李春临深有感触地说,从新中国成立前的“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庄稼十种九不收”,苦难的榆林人民被迫“走西口”“走南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连续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国家级工程,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榆林的林木保存面积、林木覆盖率分别由新中国成立初的60万亩和0.9%增长到现在的2157万亩和33%。

        历经一个甲子的努力,榆林人民把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凝结成不屈不挠、敢为人先的“榆林治沙精神”。

        榆林治沙历程正是我国防沙治沙成就的生动写照。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连续10多年持续净减少,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的典范。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莫妮卡·巴布在贺信中指出,在中国的支持下,一大批绿色基础设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拔地而起,这凝聚了中国可持续土地管理的丰富经验,通过南南合作,中国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方面发挥了示范和表率作用,为2030年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的实现作出了卓越贡献。

        “沙区林草资源弥足珍贵。要牢固树立保护优先的理念,认真落实荒漠生态保护红线,不断扩大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范围,有序推进国家沙漠公园建设,严格保护沙区天然植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指出,要认真实施《防沙治沙法》,全面落实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奖惩等制度,严厉打击各种破坏荒漠生态的违法行为,促进沙区生态不断改善。

    科学治沙: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灌则灌

        5月21日清晨,甘肃民勤县狂风大作,但并未见到明显沙尘。“这里最大风力得有8级,可是你看,空气中扬尘并不多,要在以前,早就是沙尘暴了。”在老虎口西沙窝,连古城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陶海璇带领记者实地查看治沙成效。

        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再到人沙和谐,如今民勤治沙理念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去年压沙造林8万亩,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今年计划再压沙造林9万亩。”民勤县委常委、副县长刘瑞光说,如今民勤治沙并不是任意扩大绿洲面积,而是根据水资源承载量决定生态建设规模,实现人沙和谐。

        民勤治沙变化的背后,是科学治沙理念的普及和推广。

        目前,荒漠化成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全国仍有4亿多人口受到风沙危害。改善沙区生态,消除沙区贫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沙区降雨稀少、气候干旱,种树种草难度大、成本高。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相结合,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灌则灌。”张建龙指出,在适宜治理的区域,要深入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开展精准治沙,持续增加沙区林草植被。要加大治沙关键技术科研攻关,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治理模式和技术,不断提高防沙治沙科技含量。

        “虽然我国治沙取得了显著成就,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但未来任务仍十分艰巨。”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长卢琦认为,在科技方面,应优先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加强对防沙治沙科研投入的统筹规划;完善防沙治沙科技创新协同机制;深化“一带一路”沿线荒漠化防治科技合作。

        全国政协副主席郑建邦指出,防治荒漠化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也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荒漠化防治,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荒漠化防治,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产业带动:实现治沙和治穷“双赢”

        走进榆林榆阳区古塔镇黄家圪崂村,黄墙红瓦的别墅、山清水秀的田野、充满幸福感的村民,组成了陕北黄土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过去,黄家圪崂村“梁上是荒沙、眼前是荒沟”,由于生态环境恶劣,群众生活贫困,被人们称为“穷圪崂”。

        近年来,从发展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入手,黄家圪崂村建成了460亩山地苗圃,建设了百亩鲜果采摘园,集中流转了300亩林地发展林下养殖业,开办窑洞农家乐、垂钓和水上乐园等项目,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带领村民实现了脱贫致富。

        “把沙治住以后,农民就能种水地,就没有自然灾害了。现在种的蔬菜,不光卖到榆林,而且还卖到了上海、北京。”榆林治沙英雄石光银说,当年环境恶劣的“狼窝沙”,现在整个已经成了一片绿洲。

        治沙不治穷,到头一场空。沙区精准脱贫与生态保护修复,这两场攻坚战必须同时打好,统筹兼顾。

        “土地荒漠化既是生态问题,也是社会和民生问题,防沙治沙必须实现生态惠民,助力精准脱贫。”张建龙说,要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要求,充分发挥沙区光、热、土地等独特优势,积极培育特色沙产业,为群众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重点要大力发展沙区特色种植业、精深加工业、生物质能源、沙漠旅游业等产业,构建企业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千家万户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

        防沙,治沙,用沙。“未来要合理有序发展沙产业,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的荒漠化防治之路。”张建龙说。

        (本报记者 李慧 张哲浩 本报见习记者 张亚雄)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