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晚,夜幕下的青岛浮山湾,松涛阵阵,海浪声声。一场璀璨绚烂的灯光焰火艺术表演——《有朋自远方来》震撼了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各国嘉宾。如何以焰火灯光的艺术语言诠释“上海精神”和峰会主题、展现中华文明?为此,记者专访了中国文联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文艺演出副总导演潘鲁生教授。
演出开始,舞台中心的地球造型球体屏幕上,上合组织的徽标闪耀,上合大家庭成员一一“亮相”。“视觉艺术往往超越语言和文化的阈限,主题形象鲜明突出,富有感染力。”潘鲁生说,“作为灯光焰火艺术表演,既以最璀璨绚丽的方式呈现,又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精准地表明主题、表达思想、表现意境。”潘鲁生说,具体到这次演出,就是如何在二十多分钟里以焰火灯光的艺术语言诠释“上海精神”和峰会主题、展现中华文明。
“山东是孔子的故乡和儒家文化发祥地,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潘鲁生告诉记者,为充分展现世界水准、中国气派、山东风格、青岛特色,主创团队经过深入构思、反复研讨、不断论证推敲和完善,最终形成了“有朋自远方来”这个主题,并按照“上合之光”“天涯明月”“齐风鲁韵”“国泰民安”“筑梦未来”“命运共同体”等篇章展开,集中呈现上合组织发展历程、齐鲁文化特色、中国发展成就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诠释了礼乐文明和大国外交风范。
以天为幕,以海为台,以城为景。水幕舞台上的半透明巨幅环幕将虚拟的投影与远处错落有致的城市楼宇融为一体,如梦如幻。“这次演出要把城市景观作为舞台,这对创作提出了新挑战。”潘鲁生介绍,海上舞台总跨度达到百余米,总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营造了浩渺无极、长流不息、奔腾向前的海天圣境。LED球屏幕、环型投影网幕和青岛城市楼体灯光屏幕三位一体,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协同的成果。“激光与威亚矩阵灯的互动表演,展现出人类不断探索、科技不断发展、世界大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潘鲁生说。
艺术表演尾声,焰火伴随音乐绽放在青岛夜空,为峰会留下永恒难忘的瞬间。潘鲁生说,正是导演组以及导播、演出、舞美、灯光、激光、焰火、视频等工作团队,密切配合,夜以继日加班加点推进各项工作,保障焰火、灯光等技术安全,最终呈现了一件令人赞赏的艺术作品。
(本报青岛6月11日电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