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10日 星期日

    父老开心地 乡村体面场

    ——乐平数百座传统戏台演绎戏台文化

    作者:朱定文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10日 10版)

        有着近300年历史的乐平市涌山镇车溪村敦本堂古戏台。朱定文摄/光明图片

        乐平古戏台营造技艺传承人齐海林正在手工木雕图案。朱定文摄/光明图片

        6月7日,在江西景德镇乐平市政广场戏台上,《徐策跑城》《八郎探母》等传统赣剧正在上演,这是“多彩非遗 美好乐平”——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乐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的一部分。这场文化韵味十足的视听盛宴,不仅是为了传承、弘扬乐平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为了营造非遗和自然资源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根直径1米多、长10米多的大油梁上,10余名工人正围着它画线、凿眼、做榫卯,旁边一排30多根大小均匀的柱子前,数名工人正在拉钱、刨皮。这是正在建造的占地360平方米的传统戏台,建成之后将成为乐平最大的戏台。

        4月下旬,在乐平召开的全省“神工意匠 振兴乡村——古戏台营造、木雕传承人与学者跨界对话”活动中,古戏台营造技艺传承人齐海林与参会的30余名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及相关专家学者共同“把脉”古戏台营造技艺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加强工匠队伍建设、提高影响力和美誉度的药方。

        乐平因“南临乐安江,北接平林”而得名,寓有“快乐平安”之意。在乐平农村有这样一句话:“三天不看戏,肚子就胀气。十天不看戏,做功夫没力气。一个月不看戏,见谁都有气。”可见看戏之于乡民,是他们生活中最美好的赏心乐事。乐平从明清到现在留存有500多座传统戏台,几乎每个村落都有一到两座戏台,每逢村子里有红白喜事的时候,乡民们都要请戏班子来演上几天几夜,所以百姓视戏台为“父老开心地、乡村体面场”。

        乐平戏台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也很丰富。有祠堂台、万年台、庙宇台、会馆台、家庭台,还有临时搭建的“草台”等等。现在呈现在大众面前的主要是祠堂台、万年台,除了上演古戏之外,已经成为村民文体活动中心。

        “乐平·中国古戏台博物馆”是乐平市以乐平古戏台文化特色打造的主题博物馆,也是全国第一家古戏台博物馆。一进中国古戏台博物馆,就能看到两侧墙壁装饰的八组戏文,它们都是乐平戏台经常上演的经典赣剧剧目。抬头看到的装饰取材于古戏台代表着天空的藻井穹顶,体现了“天地大戏台,戏台小天地”的博大精深的戏台文化。

        明末清初时期主要以祠堂台为主,戏台为祠堂附属建筑,除了戏台地基,戏台整体高度不得超出祠堂正厅外,甚至色彩、文字也只有祠堂正厅可以使用,戏台则不得配之。位于涌山村的昭穆堂戏台,是这一时期戏台的代表作,也是乐平现今唯一一座明代戏台遗存。戏台整体小巧,风格古朴,保存十分完整。

        位于镇桥镇浒崦村的名分堂戏台,是一座典型的双面台,又称晴雨台、鸳鸯台。戏台里外遍布戏台人物故事百余幅,雕镂精致、装饰豪华,金碧辉煌、美轮美奂。晴台面向广场,正对正堂大厅名分堂。晴台背后还有一座雨台,雨台呈敞口伸出式,悬山顶,整体气势与繁华程度虽不及晴台,但透着几分典雅、秀美与别致。这座戏台于2013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熠熠生辉的古戏台传承相辅相成的,还有乐平古戏台营造技艺,这一技艺以木雕技艺为主,涉及木雕、石雕、砖雕技艺,石工、绘工、漆工等多个工艺层面,是一项技艺水平高、涵盖内容广的组合劳动。“把一座戏台做好,不仅要有丰富的戏台建造经验,还要懂得以鲁班尺寸设计规划。华丽极致的藻井在戏台上显得尤为重要,藻井造型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独特的设计让其兼具扩音及美观等作用,而形式各异的藻井对尺寸比例的要求也十分严苛,这是整个戏台建造的最难部位。”荣获过全国“工匠大师传承守护奖”的齐海林介绍说。

        一种古老手工艺,传承一方工匠精神,成就一方技艺文化。古戏台营造技艺以“建筑奇巧复杂、装饰豪华艳丽”而著称,于2014年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乐平市一家古建筑修复公司内,百余名工人正在标准化车间忙碌着,而旁边的学徒车间聚集着二三十人,他们大多是95后,有的甚至是00后。17岁女孩余文英在公司学徒已两年多时间,一开始她觉得枯燥无味,又苦又累,想过放弃,后来被父母劝住坚持了下来。“现在听到自己雕刻的作品被客户夸赞很有成就感,就想好好学,也让自己将来有建树。”她腼腆且乐观地说道。

        乐平市古戏台营造技艺传承人有48人,岁数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只有20岁出头。而全市从事戏台相关工作的人已超过万人,当地很多“95后”“00后”农村青年也纷纷投身这行学艺,原本担心濒临失传的国宝技艺有了很好的传承希望。

        如今,随着“乐平古建商会”和“乐平古戏台文化发展商会”两大商会的成立,传承人都凝聚在一起,古戏台营造技艺的名气在全国业界扶摇直上,洽谈的业务量呈跨越式递增,古戏台营造企业已成为当地不可小觑的经济实体。古戏台营造技艺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发挥着它特有的“国宝”功能,不仅是融建筑、雕刻、工艺、戏剧、美术和文学为一体的珍贵遗产,更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的“金饭碗”。

        (作者:朱定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