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02日 星期六

    纪录片成为非遗传承传播的新平台

    作者:雷建军 梁君健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02日 12版)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关系到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囿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非遗的传承与传播面临着不小的困难。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人类文化形态正越来越呈现出视听化的倾向,视听化又反过来为文化插上了传播的翅膀。对于非遗而言,纪录片无疑是极好的传承与传播手段。

        纪录片本身所具有的整体性、逼真性和情境感,都为记录探究非遗提供了文字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系列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以茶的制作、销售和饮用为线索,带领观众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时空旅行,不仅跨越了亚欧大陆的不同国家,而且在时间上也展示出现代世界形成的独特脉络。这样兼具宏观视角和微观质感的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呈现,对于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和国家图书馆在山西平遥将联合举办首届非遗影像展,集中展示近年来非遗社会记录和抢救性记录方面的成果,通过影像手段让人们了解非遗、认识非遗、珍爱非遗,此举必将开创非遗传承与传播的新路径。这次入选平遥非遗影像展的诸多影片,既有《我在故宫修文物》《手造中国》《了不起的匠人》等关注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作品,也有《戏梦关东》《马街书会》等聚焦于特定区域文化事象的影片,还有《和神一起跳舞》《长老们的历史记忆》等关注观念精神等抽象范畴的纪录片。这些以非遗为题材的纪录片,不仅是对特定文化事象的客观记录,而且发挥着对于传统文化再认识的功能,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通道。就像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呈现的不仅是修复文物的技艺,更以文物为钥,为观众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文化世界的门,文物背后的故事、历史、艺术等一一铺陈开来,观众由此上了一堂传统文化的“公开课”。从这个意义上讲,关于非遗的纪录片,其意义和价值早已超出“记录”本身,而具有现实的文化意义。

        当然,视听手段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尝试中,也出现了失真和失质等问题。前者主要表现为影视作品中伪民俗和伪文化的盛行,后者则指对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挖掘不足而流于表面和“自我东方化”。在运用纪录片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如何确保纪录片中传统文化的准确性、深度品质并与当代价值观实现接轨,以及如何用符合视听修辞规律的创作方式达成更好的传播效果,是当下摆在纪录片工作者面前的两个挑战。

        越来越多的优秀国产纪录片证明,当代影视艺术的基本叙事规则和视听呈现方式,可以通过人物、场景、行动等方式,与传统文化实现有机连接;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价值也可以植入到当代流行的叙事呈现中,从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完成文化的传承和文化自信的建立。未来,非遗方面的纪录片还需要进一步在题材深度开掘和传播效果提升上继续探索。从传播和传承效果的角度来看,只有能够让观众理解和认可的作品,才能达成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也才能够展示文化传承的深层机理。因此,在确保精确性和深度的基础上,需要通过研究和实践来探讨作为人文题材的非遗主题纪录片区别于其他类型作品的修辞特点及传播方式。

        (作者:雷建军,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梁君健,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