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01日 星期五

    人才“帽子”何时不再满天飞

    ——科技界热议创新人才评价机制

    作者:本报记者 杨舒 金振娅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01日 07版)

        “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28日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在科技界引发热烈反响,特别是围绕人才评价机制的一系列话语令广大科技工作者倍感振奋和温暖。那么,如何加快人才评价机制创新,充分释放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大会内外,科技界人士纷纷建言献策,为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出“真招”“实招”。

    分类细化让人才评价更多元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建国看来,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首先要分类评价科研人员及其科研成果。例如,对于基础研究成果可以引入同行评价机制,而应用研究成果则可以用户和市场评价为主,由此形成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评价制度。

        “分类评价要细,要根据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人才特点和职责实行分类评价。”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建议,应坚持共通性与特殊性、水平业绩与发展潜力、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分类建立评价方法。特别是对于从事应用研究、社会服务和技术转移的科技人才,可引入第三方评价,由用户、市场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例如行业协会)参与评价。

        对此,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院长钱德沛深表赞同。他指出,科研人员将发表论文作为主要追求,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动力来瞄准产业需求的基础技术做研究,这使得科研人才与高科技产业发展严重脱节。因此,人才评价多元化的改革非常迫切。

        “在具体评价方式上,我赞成推行同行评议制度,建立国际化的学术评价机制。”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本忠认为,当前我国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各学科力量日益增强,已经具备了建立同行评议制度的基础。在具体评议过程中,可将同行评议专家队伍向国际科技界拓展,这对于保证人才评价工作的高质量和公平公正性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张永振也建议,在国家层面的重大基础研究评价中,应采用国际评价体系,聘请国际顶尖科学家匿名进行同行评议。同时,对于基础研究也不能完全按预定指标评价,以免限制其发现意想不到的“金矿”。

    动态评价打破人才“永久牌”

        近年来,各级各类人才工程和人才计划所造成的人才“帽子”满天飞的问题备受诟病,同时,静态评价结果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的问题也很突出。

        唐本忠认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合理设置的人才工程、计划对广大科技工作者而言是一种培养和激励,对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有其重要作用。但目前的人才工程、计划走入了一个过多、过滥的误区。同时,这些人才工程、计划的申请过程往往烦琐复杂,也间接影响了科研人才正常的科研工作。

        因此,唐本忠建议,科技界有关部门应当系统、整体梳理相应的人才工程、计划的情况,“重复、不合理、质量不高的人才工程予以精减”。同时,一些口碑好、质量高的人才工程应予以保留,对其数量进行总量控制,让人才工程、计划回归其激励人才的本质。

        “我们确实应当对科技界普遍关注的‘帽子’问题作出实质性的改进。”侯建国认为,对荣誉性的人才“帽子”要与实际的科研活动挂钩,对项目型、任务型、岗位型的人才“帽子”应与责任和科研效益挂钩,并且有时间和适用范围的限制,更不能搞终身制。

        唐华俊则认为,要改变以静态评价结果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的做法,关键是要坚持“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地选拔和使用人才。在人才评价上,既要看“帽子”,更要看“里子”,这个“里子”就是人才当前的创新能力和未来的创新潜力,要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在支持和待遇保障上不偏向人才“帽子”,同时建立动态评估周期,让人才根据研究类型的不同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任务目标体系,采取累进年限评价,实行优胜劣汰、能进能出的动态考核管理机制。

        “对于人才也不应该按出身分‘海龟’与‘土鳖’,要一视同仁,按实际科研能力与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大小进行评价。”张永振指出,应该加大对本土培养且学术水平已经做到国际前沿的科研人员的支持力度。

    关注青年人才的培养和激励

        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在讨论中,不少专家提到,人才评价机制具有“指挥棒”的作用,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也要关注到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同时在科技界乃至全社会营造热爱科学、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和文化。

        张永振认为,创新人才评价体系,要兼顾到现在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等青年人才,他们不但是我国科研的主力军,也是生力军。“人才评价体系的改革应当要为青年人才成才铺路搭桥,让更多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同时,要通过制度设计,让科研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进而能够吸引最优秀的年轻人从事科研。”

        “从国内外经验来看,科研人员的青年期是创新成果产出最多的一个时期。因此,科研评价体系要积极引导和激励青年科研人员在这一阶段加油鼓劲儿干,由此将人才潜力充分激发出来,释放创新活力。”唐本忠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剑平认为,科学文化是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家的土壤。中国能否建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强国,关键在于能否建立一流的科学文化,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科研评价体系在这过程中也要发挥“指挥棒”的作用。“因此,我们的科研评价体系创新设计上应当有利于培养出具有‘红色基因、专业基因、国际基因’的科学家来。”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这是两院院士大会上让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山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创新是第一动力,而人才创新就在于要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因此,我认为,在科技界乃至全社会要建立一种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这点也应当体现在人才评价机制上,以鼓励科研人员自由探索,推动创新,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一茬接一茬地茁壮成长。”

        (本报北京5月31日电 本报记者 杨舒 金振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