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29日 星期二

    发展智能制造 企业大有可为

    作者:张广明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29日 14版)

        【财经论语】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传统的制造业要实现转型升级,特别是要适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其内生动力何在?发展的路径又在哪里?智能制造是驱动传统产业变革的主要力量,智能化和国际化是推动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两大动力,对于促进制造强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大而不强,质量效益不高,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产业整体仍处于全球制造业链条的中低端。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实施,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等整体发展迅速,但关键核心技术和高端装备对外依耐性还比较高,比如芯片,这说明我国在这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弱。抓创新就是抓发展,必须通过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业从设计、研发、生产、管理到服务的全价值链优化,从而带动制造业质量效益的整体提升。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革新制造业发展模式,提升全要素生产链,这就是顺应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大势。

        吴江看准了工业转型发展的大局走势,抢抓切入点,提前布局,先行先试,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实施“精准滴灌”,在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装备(产品)、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供应链管理(SCM)、生产性电子商务等方面形成强劲的发展势头,智能生态圈初见端倪,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能得到释放。

        无论是制造业发展的自身需求,还是科技革命的外部推动,都引领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新世纪以来,移动互联、超级计算、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并得到普及应用。将以认知、学习和自主决策能力为本质特征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融合到智能制造当中来,势必助推智能制造实现质的飞跃。可喜的是,我国在流程制造、离散制造、装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等方面推进实施和示范推广了一大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形成了新业态新模式,高端装备发展也取得系列重大突破。流程工业在我们国民经济中占有基础性的战略地位,最有可能率先突破新一代智能制造,比如石化行业、电力行业等建立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生产运营管理新模式,可极大地提高生产优化和安全环保水平。“机器换人”可以让企业通过生产能力的技术改造、智能升级,解决生产一线劳动力短缺和人力成本高升问题的同时,切实提高制造业的质量、效率和企业竞争力。

        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围绕互联互通、多维度协同等方面仍然存在瓶颈领域,必须加快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重点开展基础共性标准、关键共性标准和行业应用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同时,我们还要在关键技术上进一步取得突破,比如产品研发数字化、产品电子信息化、制造装备数控化、制造过程智能化和制造产业链网络化等,这些都是一些基础性关键工作,这些方面的技术突破有利于智能制造智能化目标的实现。

        无论企业干什么、从事什么行业,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都可大有作为。企业可以紧密围绕重点制造领域关键环节,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可以依托优势企业,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优化,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提高企业决策能力,从而快速地感知用户的需求、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周期、增强用户体验等。吴江的产业转型实践,让亨通光缆、明志科技、国望高科、博众精工等一批企业在智能制造行业崭露头角,为吴江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体现了优秀企业家们在产业转型发展中的责任担当,很好地推动吴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拓展。

        企业始终是智能制造转型发展的主体。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程度和速度,在于企业家、企业领军人才对智能制造的重视程度、科技创新的能力和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的进展程度。必须加快智能制造领域的高端人才引育工作,这些高端人才的背后就是科技创新,就是智能制造的产业发展。鼓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实施适合自己转型升级的技术路径,充分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通过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开发智能产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装置并实现产业化,以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中心任务。只有坚持因企制宜,坚持产业升级导向,着眼于社会、行业和制造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制造业全方位的现代化转型升级。

        (作者:张广明,系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学科建设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