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25日 星期五

    期刊看台

    作者: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25日 14版)

    莫言《红高粱》(戏曲文学剧本)

    载《人民文学》2018年第5期

        《人民文学》1986年第3期发表了青年作家莫言的小说《红高粱》,32年过去,本期又发表戏曲文学剧本《高粱酒》。这是在“红高粱家族”之上的一次新的创作,并非旧瓶装新酒。首先,文学样式不同,剧本讲究在舞台呈现的各种要素——故事的戏剧性、对话与唱词晓畅上口的腔调等等——都与小说的叙述方式很不一样;其次,人物上有大变化,性格更鲜明立体,九儿和余占鳌都有了新意,余占鳌、麻风病人几乎走出了小说的原本形态,而小说中并未出现的凤仙和并非主要人物的刘罗汉成为主角;更重要的是,新的人物设置和故事以及新的呈现方式,让我们从语感韵律开始贴近了红高粱所种植、生长的土地、人间,并逐渐从主角的天地浩气、侠骨柔肠中真切动人地领略到民族精神的厚重坚实和英雄气概的硬朗正大。

    李宏伟《现实顾问》(中篇小说)

    载《十月》2018年第3期

        曾经的科幻小说,也许可以概括为对未来的科技幻想,而如今的科幻小说则更关心科技对现实的指涉、遮蔽和改造,以及由此而来的让现实重新敞开的可能。因为高科技已经是生活现实的重要部分,所以这篇小说才富有现实题材小说所缺乏的鲜活“新现实感”,也因此具备更强的现实张力,借此唤醒我们实有的生存感受。

    韩星孩《村庄传》(长篇小说)

    载《江南》2018年第3期

        “村庄”这一体系,是中国农业社会古老文明的结晶体。在最近的数十年中,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乡村文明正在渐渐消弭,传统农耕文化意义上的村庄已快速地分崩离析。这部《村庄传》采用农村做七的方式,写了七七四十九章,分别对乡村人物、地理习俗、动物、植物、手工艺等做了词典式的描摹,既是对童年的深情回望,也是对田园生活和精神故乡的怀念和凭吊。

    铁流《高度》(纪实文学)

    载《时代文学》2018年第5期

        该作品生动地再现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艰辛过程和感人故事,彰显了中国科技工作者为了国家科技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样真实的事例才能催生人们的民族自豪感。

    刘太白《花鼓戏》(中篇小说)

    载《清明》2018年第3期

        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江汉花鼓戏这一民间剧种一度萎缩凋零。这篇小说以锋利的笔刃划开时代的血管,将这笔即将没落的文化遗产推向台前。《花鼓戏》既聚焦了一个传统地方剧种在新时期的再度成长,亦精心地描画了女主角迟素秋作为一名独立女性的成长轨迹。作品保持着对时代和社会的敏锐观察与感知,凝结了一种有意味的严肃思考。

    王玉珏《孤芳》(中篇小说)

    载《解放军文艺》2018年第5期

        该小说取材自当下,描述军人在改革整编中面对走留时的矛盾与纠结、难堪与不舍。某歌舞团独唱演员司马芳芳钟爱事业,出类拔萃,同时又特立独行,有着看似不幸的婚姻与人生,对她来说,最重要的便是作为军人歌手的工作,她的生活立足点和精神寄托就在这里。在走与留的紧要关头,一次貌似关键的演出,却成了她的绝唱。

    盛可以《偶发艺术》(短篇小说)

    载《花城》2018年第3期

        一个专断的父亲,一个强悍的岳母,一段错失的爱情和一个骄纵的妻子,命运总是被偶发事件所左右,章志清的人生一步步走入困局。作品借助舞台戏剧和小说的艺术叠加形式,以及观众对情节发展的偶然介入,探讨生活中偶发事件的蝴蝶效益对人物命运的影响,让人置身偶然和必然之中,体尝人世的如常与无常。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