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24日 星期四

    村头“喇叭”响 群众心里亮

    作者:本报记者 丁艳 通讯员 赵玉华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24日 03版)

        本报讯(记者丁艳 通讯员赵玉华)“农民朋友听我谈,扶贫政策来宣传。扶贫政策是个宝,大家一定要听好。两不愁,四保障,美化环境不能忘……”每天清早,河南省项城市秣陵镇西陈村的大喇叭就会响起,5月7日播报的是镇干部靳留青编写的“扶贫攻坚宣传歌”。

        对于农民来说,“大喇叭”是一段绕不开的珍贵记忆。20世纪中期,作为农村主要的传播工具,“大喇叭”在很长的时间内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民通过“大喇叭”了解国家大事,村干部通过“大喇叭”下发通知、安排工作、提供便民信息。

        而今,项城市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深感农村广播的作用和优势是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于是,市、镇(办事处)两级共筹资500多万元,在各村村头重新安起了“大喇叭”。

        每天早上6点半,该市21个镇(办)的501个行政村(社区)的“大喇叭”准时开播,此时,村民们不论是在田间还是在庭院,都能听到广播喇叭声。

        “村里每天早晚各播放一次,上下班的年轻人、走街串巷做买卖的、来村里农家游的游客都能听到。我们老年人有的眼神不好,遛弯的时候正好听广播。党的政策对农村、对农民支持越来越大,咱们老百姓日子也越过越好。”西陈村党支部书记范胜利说。“农民群众一边听广播,一边干活儿,精气神儿也足。”秣陵镇镇长董明辉介绍。

        “‘大喇叭’声音大、传播范围广,对于宣传各项政策,作用挺大。”项城市委宣传部派驻该镇夏营村第一书记朱亚洲感触颇深,他说,镇里文化站将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各项扶贫政策用群众语言编成广播稿,录制成音频资料,发至各村广播点,村民们及时收听,相互交流。

        “有了大喇叭,党的声音第一时间传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大喇叭真是响到了百姓的心坎儿上。”村头的扶贫车间负责人李民中说,“十九大报告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大喇叭’马上告诉老乡们。中央大力支持‘三农’,党的政策一年比一年好呀!”

        “大喇叭一响,心里特敞亮。”谈起“大喇叭”对自己生活的帮助,西陈村村民范永远高兴不已,“它不但能讲理论、说政策,还能教俺花木种植技术呢!”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