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24日 星期四

    带着真情实意 始终真抓实干

    ——浙江杭州全力协助黔东南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作者:本报记者 王昊魁 严红枫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24日 05版)

        日前,浙江杭州召开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重要讲话精神,带着使命、责任和感情,把帮扶贵州黔东南的财政资金提高到3.2亿元,援派干部增加到40名。

        这是杭州对口帮扶的又一次发力。2013年对口帮扶黔东南以来,杭州把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作为政治责任,带着真情实意,给予真金白银,始终真抓实干,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积极贡献杭州力量,得到国家有关部委肯定和黔东南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

    坚持“真扶贫”“扶真贫”,在“造血”中增强当地内生动力

        4月的黔东南,杭州·凯里开发区协作园一片欣欣向荣之景。2016年4月两地启动开发以来,协作园发展迅速。目前三期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即将建成使用,届时协作园建成面积将达到1500亩。同时通过携手定向招商,去年协作园引入浙江亚芯等6个项目,今年园区企业有望增至23家,园区集聚带动效应更加显现。

        打造了梧桐树,更要引得凤凰来。周盛才原来在杭州从事酒店经营,到黔东南后发现种植食用菌很有商机,现在他的食用菌公司已成为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帮助374人脱贫。在杭州的牵线搭桥下,越来越多浙商、杭商来到黔东南。最近两年,新增浙商、杭商投资企业246家,注册资本超过32亿元。

        产业的协作,带动了更多就业。通过“培训+就业+服务”一条龙就业扶贫,去年杭州协助黔东南开展技能培训超1万人次,举办专场招聘会55场,在杭设立“1+16”个多功能劳务联络工作站。去年,黔东南3594人通过帮扶项目实现脱贫、1670人通过产业协作就地脱贫、3141人通过劳务输出在杭脱贫。

    对准民生需求精准扶贫,让老百姓感受到切身的变化

        3月底贵阳召开的东西部扶贫协作人才交流恳谈会上,来自浙大附属第二医院汪四花的发言,深深打动了大家。她和她30多名同事,在黔东南台江县接续努力,给当地医院带来全新的医疗理念、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参照浙二模式,现在杭州已有19家医疗机构与黔东南22家医疗机构结对。

        两年前,陈立群毅然拒绝民办教育机构高薪聘请,来到台江县民族高中担任校长。像陈立群这样支教一年以上的老师,目前在黔东南有22名。仅去年两地就新增结对帮扶学校49所,形成了“杭黔扶智班”“甘霖班”“吉利成蝶班”等一批教育帮扶品牌。

        教育、医疗帮扶成效的背后,是杭州对智力支持的不断投入。“抓住人才帮扶这个根本,才既治标又治本。”杭州市委组织部的同志指出。他们每月组织杭州挂职干部和专技人才,与在黔东南的中组部扶贫工作组同过主题党日、共推扶贫攻坚,让大家有了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接下去,市委组织部还将动员更多优秀技术人员赴黔东南帮扶。

    凝聚各方力量,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扶贫

        杭州援黔干部微信里有个“杭黔爱心群”,群成员包括浙江省内最主要的几个慈善公益机构,经常热烈讨论着黔东南公益项目的进度。如今在杭州市的号召下,吉利集团已经决定在黔东南无偿投资2000多万元,支持当地茶叶扶贫基地建设;传化集团将在黔东南捐赠1400万元,支持70个贫困村卫生医疗站建设;九阳股份决定为当地学校提供数百万爱心希望厨房设备;苏泊尔公司准备开展小学乡村教育公益项目;公益组织“第九世界”“免费午餐”正准备启动新的公益项目……

        “对口帮扶贵州黔东南,是中央和省委赋予杭州的使命,也是杭州市委、市政府赋予我们的职责。”在黔东南挂职的杭州干部说,他们就是要以钉钉子的姿态持续扎根黔东南,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工作,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为黔东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好杭州力量。 (本报记者 王昊魁 严红枫)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