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只有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在中国正由“大”向“强”的新时代、新阶段,理直气壮地唱响舆论场爱国主义主旋律,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
涵养大国国民心态,是弘扬理性爱国主义的前提。这需要我们在教育方面潜移默化、在文化传播方面矢志不移,更需要在舆论传播方面目标明确,还要在与各种错误思潮的论辩中,让国民看清方向、明辨是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次围绕爱国主义的辩论,恰恰是涵养理性爱国主义最宝贵也最有效的一堂课。
批驳歪理邪说,维护核心价值。在争取民族独立、富强以及世界平等发展进程中,正是爱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世界恰恰是在不同国家的努力发展中,得到更多的进展。正是由于有许多爱国者的奋斗,像中国这样曾经积贫积弱的国家才逐渐走向了富强,摆脱了悲惨的命运。理不辩不明,对那些标榜“理性”、实则冷血,表面公平正义、实则自私阴毒的歪理邪说,必须通过舆论场的辩论批驳,正本清源,指出错误的本质,以免误导舆论,撕裂社会共识。
强化思想教育,提升文明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统一的整体,爱国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发点和目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占据着中心地位,是整个价值观的承接点和核心环节,是个人层面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基本的价值标准。爱国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国文化的标志性价值表征。当下,弘扬网络爱国主义精神,尤其需要有多种灵活有效、言之有物的方式,加强爱国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加强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提升全民的网络文明素养。其次,要探索熟练运用网络工具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形式,采用青年人占主流的网络群体乐于接受的形式传递核心价值观。再次,通过分类群体的社会组织或网络社群规范建设,增强网民爱国责任感、凝聚力,深化文责自负的观念,培养公民有意识遵守法规和社会公德、尊重他人、自觉约束网络言行的自律意识。最后,要通过完善立法监管降解网络暴戾之气,让非理性言论及其负面影响,消遁于爱国主义的文明话语习惯、消逝于国民爱国主义行为的自强、自律之中。
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环境。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引导积极的爱国舆论则是宪法、法律赋予新闻媒体的权利和要求。新闻媒体引导积极的爱国舆论,关键是要搭建信息交互平台,在沟通国家意志、政府决策和民意诉求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引导爱国舆论方面,需要及时补齐短板、刷新理念、丰富形式,以接地气、有效果的方式来激发爱国主义的正能量。为此,新闻媒体要顺应当代信息传播方式由单一到整合、从单向到多向、从大众到分众转型的趋势,集中自身的相关资源,努力建设好爱国主义信息交流对话的平台。同时,信息交互平台搭建要有个性化定位,实现精准传播和有效传播。
凝聚社会共识,激发爱国能量。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爱国主义始终是凝心聚力的兴国、强国之魂,弘扬爱国主义能够把中华民族坚强地团结在一起,形成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一种正确的国家荣辱观,国家荣辱系于个人,决不允许抹黑国家形象、诋毁国家历史、践踏国家尊严的行为。这种果断与立场,在很多年轻人身上都是非常明显的,无关乎年龄、地域、阶层,因为这就是共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13亿多中国人的共同梦想,是我们最普遍的一种共识。只要把这种共识凝聚起来,中华民族将迸发出磅礴的复兴伟力。
(光明网记者 康慧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