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缺乏美,但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作为新闻记者,既要有发现典型人物的敏锐,又要有挖掘典型人物的担当。从“义务救助麻风病人的年轻团队”到“抚慰民族伤痛的‘万少华团队’”再到攀登眼科医学高峰的姚玉峰医生,在发现、挖掘、采写这些典型人物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只有坚持问题导向,以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去衡量与审视,才能让笔下的人物与时代同频共振,迸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进麻风村,我发现一个年轻的医疗团队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偏僻的山坳里,无偿照顾一群弱势的麻风病人,毫无功利可图。同时,他们还通过互联网与远在万里之外的世界麻风病协会主席进行沟通、交流。在这个只有十多个人的年轻团队里,涌现出了南丁格尔奖等医学奖项的获得者,这充分说明了只有偏僻的山坳,没有偏僻的人生,山坳人生照样可以出彩的道理。
万少华和他的团队近十年如一日,利用休息时间义务上门帮助、救治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细菌战幸存受害者。通过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实地走访一些知情者,我发现如果将这些受害者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时代背景相联系,那么必将会具有重大的时代和历史价值。他们医者仁心,缓解了病人生理的痛苦;他们大爱无言,抚慰一个民族的伤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姚玉峰,20多年来埋首于攀登世界眼科医学高峰,他所创造的技术被国际眼科界命名为“姚氏法角膜移植术”,治疗了30万病人,为近3万病人带去光明。从他的身上,我挖掘到了知识分子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精神。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神聚力,为擘画社会主义伟大蓝图增光添彩。
回首30年做记者的职业生涯,我一直在思考:做一个好记者,除了专业的素质、时代的担当,更需要的还是一颗纯净的心。如果没有纯净的心,就很难去接近并感受这些几乎要被遗忘的麻风病人;如果没有纯净的心,就很难跟着万少华团队去近距离抚慰这些凝结着民族伤痛的疤痕;如果没有纯净的心,就很难沉下心、俯下身,去捕捉新时代姚玉峰们的家国情怀。
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是三位“最美人物”让我收获了对“美”的感受与体验,让我体会到了作为记者的“获得感”。今后的日子,我还会努力去发现更多尚未被人发现的典型人物,靠我手中的笔,描绘更多美好的心灵。唯有此,才能不负“满怀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的使命,才能为构建最广泛的社会共识,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凝心聚力。
(本报记者 严红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