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哩啰哩,天地相和万物生,五谷丰登国太平,世有五谷万民安,谷神五月念五生。”五月的畲乡,春风、春雨、春歌,弥漫着万种风情。
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也是革命老根据地。从国家级贫困县,到走出决胜全面小康的景宁样本;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到让人人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景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上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前列,开启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
1 念好“山字经”,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景宁千米以上山峰近800座,2.5万名农民居住在偏远高山。“九山半水半分田”,如何念好“山字经”,是景宁全面小康路上的必考题。
和其他地方一样,景宁也面临着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出去有更赚钱的工作、更方便的生活、更好的教育,相比之下,大山里太贫瘠了。”在沙湾镇上处垟村,这个海拔800米、常住村民只有50多人的村庄里,58岁的刘永久是最年轻的。每走一个人,就要荒一片地。照这样下去,等到这批村民老去,这个不出名的小村将同那些延续了五六百年的农耕和家族记忆,消逝在群山之间。
“既然乡土的衰落是由于市场挤压,那么它的变革也必须通过市场手段,当务之急是重新激活农业生产的价值。”景宁县副县长毛华庆说。
在景宁县委、县政府推动下,高山上的“景宁600计划”启动。计划的第一步,是将全县海拔600米以上村庄里五花八门、产量又不大的农产品,进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形成品牌;第二步,打造县域技术服务、金融服务平台,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升山区农业效率;让农村转化成为绿色空间,形成“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打造农旅融合大景区,则是终极目标。
与中国邮政电商平台“邮乐购”、畲森山物流公司的合作,冷水雪茭、深山野蜜、月子大米、过年冬笋……最近,带着“景宁600”标识的农产品纷纷“光顾”上海、杭州等城市家庭的餐桌。光景南乡的“冷水雪茭”,短短一个月内网上销售量超过1万单,总量达10万余公斤,每公斤价格超过10元。这一年来,景宁成功签约24家“景宁600”首批战略合作企业,新增农产品商标38个,完成示范合作基地88家,实现农产品旅游地商品销售额近5亿元。
对景宁而言,海拔600米,不仅是一条自然地理的分界线,也是一条社会学意义的分界线。据毛华庆介绍,海拔600米以上的11万亩耕地和100多万亩山林,是畲族农耕文化的起源地,全县254个村庄,在海拔600米以上的有151个,几乎所有畲族聚居村都分布于此。“对于本就资源稀缺的山区县来说,如何激活高山村的内生动力既关乎经济发展,也关乎文化传承。”在景宁的规划里,未来的高山村将是突破传统行政区划,按照产业模式兴起的新型聚居空间,进而实现全域发展。
东坑镇正在做着这样的“实验”。在畲族村寨深垟村,“精美的石头会开花”,家家房屋、户户院墙都用石头垒成,铺石成渠,砌石成路,垒石成墙,堆石成寨。在这些石头上,成排成片穿插点缀着形态各异的多肉植物,古老的石寨与蓬勃的多肉,交相辉应。村里的文化礼堂传来琅琅读书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2009年,创业青年吴勇回乡创建了全省最大的高山多肉基地。2017年村里投资380万元完成深垟雅景多肉休闲文化园提升工程,现在村里创办了畲族农耕文化展示馆,村民自发开设畲药展览室,群众共同保护畲族古村寨。
还有“枯木逢春”的吴山头村、“花海耕织”的白鹤村、“世外桃源”的桃源村……一村一品,一村一产业,一村一风格,像东坑镇这样的景宁乡镇吸引了络绎不绝的远近游客,为散落在山间水边的精品民宿注入了活力。仅2017年,景宁农家乐民宿接待游客295万人次,直接经营收入1.43亿元。
“通过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养旅融合,未来,希望我们的村民在这块祖祖辈辈耕作的土地上,能形成全新的生产生活体系。”大均乡乡长吴毅说。
2 做好“水文章”,民族文化提振精气神
景宁县地处瓯江、飞云江两江源头,鹤溪河贯穿全境,形成了“两山夹一水,众壑闹飞流”的格局。山河溪涧,数不尽的历史传说、宗教故事、茶织耕猎散落其间。
如果说山是产业,是根基;那么水就像是畲族文化绵延流淌,浸润每一个景宁人的心田。富起来的景宁人,开始追求内心的富足、文化的繁荣,像汩汩不断的鹤溪水,是连续传承的,也是改革开拓的。
农历三月初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这一天,畲民们云集宗祠,自晨至暮,对歌盘歌,怀念始祖,炊制乌饭,款待宾客,驱邪祈福,把春天写在脸上。
据中国畲乡三月三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刘建雄介绍,在刚刚结束的本届“三月三”,景宁人就奉献了一场“潮范儿”十足的民俗盛宴:以“视界畲乡”为主题的畲族服饰展,上演了一曲最炫畲族风;大型畲族风情舞蹈诗《印象山哈》,用现代审美展现千年畲族风情;中国好畲“娘”评选,倡导畲族女性的勤劳智慧……
据景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项莉芳介绍,在“文化引领,和美景宁”的总体部署下,景宁“非遗+”战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非遗+校园”,“畲艺班”每年培养输出50多名畲族传统文化人才;“非遗+廉政”,将《包公断案》等廉政故事搬上舞台;“非遗+旅游”,以节庆为载体,使畲乡非遗有形化、产业化、效益化;“非遗+产业”,推动非遗与手工业结合,畲族服饰、畲乡银艺等远销海内外;“非遗+网络”,通过微信微博、纪录片、网络直播等让传统非遗插上现代传播的翅膀。
一方面是大型品牌活动提神振气;另一方面是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的汩汩细流。
“中国畲乡”是景宁的名片,一进入县城,扑面而来的畲乡气息:沿着鹤溪河逆流而上,凤凰灯、马鞍山墙、虎头门窗……七座桥梁兼具廊桥建筑、传统民居与畲族图腾,两侧房舍从结构、涂色到装饰,无不演绎着“畲风畲韵”。
东坑镇东坑村,在整治之前,是有名的“脏乱差”村。据东坑镇党委书记吴海东介绍,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东坑团队把规划摆在首要位置,结合村里的处州廊桥等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东坑村打造成了一个露天全域的廊桥博物馆。
畲族人自称“山哈”,“歌是山哈传家宝”,畲族素有歌不离俗,俗不离歌之说。在乡村,“快乐邻里”“广场健身”“社区之夜”等各类畲族民间文化活动兴盛,百姓“日日欢歌、周周快乐、月月精彩”。在县城,投入3.8亿元建成了面积达26500平米的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三馆合一的畲族文化中心。
3 讲好“干部故事”,事不避难“赶考”不停步
去年,景宁出了件“新鲜事”,全县104个乡镇(街道)、部门及临时机构的领导班子成了“考生”,参加畲乡铁军“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创新实干“大赶考”。
所谓“大赶考”,其实就是各单位立下发展“任务书”,县委县政府点题,自我加压出题,“两代表一委员”审题,媒体网络晒题,重点“考”各单位是否立下“不求易之志”。明标兵、定标杆,比执行、比绩效,重点“考”各单位是否干成“不避难之事”。
“推进绿色发展、赶超发展,干部是决定因素。我们努力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畲乡群众的‘幸福指数’。”丽水市副市长、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陈重说。
今年3月,在“我的努力我的分”陈述会上,赶考单位逐一上台,对照“考题”,亮出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农民增收等“科目”的成绩。结果显示,2017年景宁104个赶考单位制定1218个目标、完成率达96.2%,260个村社制定1896个目标、完成率达98.6%。
“我们必须通过‘大赶考’,锤炼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全面推进畲乡景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赶超发展。”陈重说。
通过“大赶考”,景宁干部提升精神面貌,敢啃“硬骨头”。今年年初的“赶考令”,打响了包括城区截污纳管、鹤溪河污泥浊水整治、全域断面水质巩固提升在内的“攻坚战”,县城内脏乱河得到了改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全线铺开,首批8个凸显山区特征、畲族特性和乡愁特味的小城镇呼之欲出。
通过“大赶考”,景宁干部转变服务观念,创新工作做法。人社局率先采用人脸识别认证,通过手机就能“刷脸”认证,减免群众奔波之苦;地税局为纳税人提供简化审核、优先退税等绿色直通式服务,在第一时间快速办理现金流转空间。
通过“大赶考”,基层党组织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53位县直部门“一把手”下到村,兼任集体经济薄弱村“第一书记”。他们忙于走村入户开展调研、谋划“双增”长效路子,农民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三年全面消除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足10万元薄弱村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
4 开启时代篇章,从追求“快”发展到追求“慢”品质
今年5月,全国民族自治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验交流现场会即将在景宁召开,届时全国120个民族自治县的同胞将在这里共同探讨在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
“要把景宁的发展放到全国民族自治县‘大家庭’中去考量,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大舞台中去定位。在‘生态文明’时代、‘绿色发展’时代、‘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时代、‘高速高铁’时代扑面而来的当下,要跟上时代步伐,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景宁元素’。”陈重说,景宁经历了一个追求‘快’发展到追求‘慢’品质的过程。
啜一口清茶,赏满眼青翠,体验浓郁的畲乡风情。现在,到景宁感受原生态慢生活已经成为很多周边省市游客心中的“时尚”。
卢仲华自称是一位新景宁人。他花了三年时间,跑了周边很多县市,希望有一处能安放他“古法农耕”的梦想:不仅要“望得见乡愁”,还要让古老土地上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现代经济逻辑中同样具有活力。在景宁大均乡李宝村,他建构着他的“世外桃源”:他投资的“云中公社”,遵循古法农耕的蔬菜基地,不使用任何农药;在村里一面巨大的诚信公约墙印着耕、信、礼三方面的诚信守则:诚相敬、信相守、心相连;春种、夏忙、秋收、冬藏,畲族村民都保留着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乡土伦理……
美在山、活在水,山水之间,一条13.14公里长的滨水休闲长廊旅游观光带“畲乡绿道”,从县城出发,终点站为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中国畲乡之窗”,沿途串起了点点畲乡小镇,也串起了城乡、民族融合发展之路。“初衷是给老百姓提供一个慢生活的走廊,没想到慢慢成了一条助推旅游的绿色长廊。”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原本分散的景色,被串联成片,沿线村庄抓紧机遇,“抱团”发展,绿道沿途,农家乐民宿异常火爆,畲族婚嫁、畲族洗井泼水节、“十里红妆”长桌宴、风情篝火晚会等文化旅游产品,吸引了“国际铁人三项赛”“彩虹跑”“泼水节”等活动。
“远方客人到畲村,山笑水笑人欢乐。”仅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景宁全县旅游接待游客29.27万人次,旅游收入1.95亿元——相当于每个景宁人收入1000元。生态、民族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的融合共增,让这座浙南小山城活力无限。 (本报记者 俞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