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21日 星期一

    固农强工兴三产 振兴乡村共致富

    ——记河北省滦平县周台子村党委书记范振喜(上)

    作者:本报见习记者 陈元秋 本报记者 耿建扩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21日 03版)

        【最美基层干部】

        “周台子村的发展是从‘三个一’,即一张破桌子、一把三条腿的椅子和一台坏掉的摇把电话开始的。”5月15日,在河北省滦平县张百湾镇周台子村,56岁的村党委书记范振喜指着村史馆内的老照片说。这“三个一”,既是周台子村发展的起点,也是范振喜31年带领群众致富的起点。

        1987年,复员回乡的范振喜被全村党员推选为村支书。25岁的他面临的是这“三个一”和8万元的外债。村里乱砍滥伐、打架斗殴时有发生,赌博之风盛行。这个小山村“穷、乱、散、难”,外面的人不愿来,村里人想出去。

        “我一定要对乡亲们负责,摘掉头上的穷帽子。”年轻的范振喜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想法子让村民过上好日子。他首先想到的是壮大集体经济,发展新产业。村里有8个铁矿,但都承包给了个人。想要整顿收回矿点,范振喜第一个“盯”上了承包最大矿点的二哥范振礼。面对二哥的愤怒、家人的不解,范振喜没有退缩,苦口婆心再三做工作。在一次次的劝说之下,二哥范振礼最终同意交出矿点。其他几个矿点见范振喜秉公办事,也都主动完善了合同,理顺了承包关系。

        这次收矿,范振喜为振兴村集体经济打下了基石。借助矿点,村集体有了收入,还清了陈欠、聚拢了民心。村集体投资盖起了崭新的村小学和村部,治理荒山3000多亩,新栽板栗13万株,修护地坝3500米,扩大水浇地面积300多亩。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们有了新收入。1991年,周台子村在全县率先脱贫。

        “固农,强工,兴三产”,这是范振喜为村里制定的新发展思路。如何让村庄经济进一步做大做强,范振喜与班子成员多方谋划,最终决定在村里建铁选厂。面对几十万元的资金缺口,范振喜决定向富裕的村民借款。当时的范振喜已经患了血癌,但他全然不顾“绝对静养”“无菌饮食”的医嘱,硬是拖着病体、戴着口罩挨家挨户动员。为了保障村民利益,范振喜在村民面前立下了承诺:“挣了是我们村集体的,赔了由我们村干部还。”范振喜和村干部按了230个红手印,向230户村民借款40万元,3个月建起了铁选厂。铁选厂年处理矿石5万吨,投产后当年收回全部投资,第二年实现利税达100万元。他们一鼓作气,又兴办了果品加工厂、浴盆厂等企业。到1999年,周台子村实现利税达400万元。

        铁选厂已经给村集体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但是范振喜的心中还有更加宏大的发展目标。为了壮大村庄产业,2003年,范振喜看准了位于村里的国有企业启星矿业改制的机会,大胆拍板,筹集资金1亿多元,将国有铁矿收购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并接收和安置了900多名职工。在筹钱的过程中,许多人找到范振喜,想和他一起以个人的名义买下铁矿,收益也会归个人所有。范振喜直接拒绝。他说:“一个人富不算富,如果村集体没实力,基层组织就是一个‘空壳’,共同富裕就成了空中楼阁。”通过改善经营,到2010年,这个矿为周台子村带来的年产值超4亿元,带动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

        2006年,范振喜又率先提出“代经营”理念,将村民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由村集体统一经营。这一前瞻性的决策奠定了周台子村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从此,祖祖辈辈的庄稼人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获得了土地代经营的补偿收入、土地增收的附加收入和农业产业工人的工资收入。如今,村民们每亩地每年可获得1500元的补偿。

        尽管铁矿为村里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但是经常外出考察、坚持学习的范振喜敏锐地意识到,单纯靠铁选业,发展不能持久。2014年,他提出将年产值3亿元的铁矿卖掉。当时钢铁行业并未走入下坡路,因此村民对范振喜的这一决定颇有微词。为了统一思想,他一次次组织村民代表大会,帮村民分析经济形势,梳理发展脉络。最终,经村民表决同意,铁矿以3.6亿元的价格成功拍卖。靠着这笔收入,周台子开始对外金融投资,现在每年稳定收入1600万元以上。

        如今,周台子村形成了金融投资、建材、精品农业和培训基地四大产业,年集体收入达到2000万元,村庄净资产达到8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8000元。周台子村已经从当年的“零资源”“穷乱散”的落后村发展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塞北第一村”。

        范振喜说:“周台子村能发展到今天,我自己都没有想到。主动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一没等,二没靠,三没要。横下一条心,坚定积极的理想信念,才能促使村庄向前发展。” (本报见习记者 陈元秋 本报记者 耿建扩)

    短 评

    将共富共享融入乡村振兴

        31年的时间,范振喜带领周台子村村民横下一条心,撸起袖子加油干,创造出了一个村集体年收入达2000万元的“塞北第一村”。31年间,范振喜始终秉承着“共富共享”的理念,壮大集体经济,让集体收入的每一分都用在村民身上,摘掉了老百姓头上的“穷帽子”。

        从最初的收回矿点,到后来的收购铁矿,再到如今的四大产业融合发展,范振喜多次放弃了成为富翁的机会。产业兴旺,没有富了村干部的口袋,而是富了村民的口袋,周台子村的发展惠及了全体村民。

        如今,周台子村的村民们住进了整齐完善的现代化公寓“小康新居”,享受到了10多种福利待遇。村民们获得土地代经营的补偿收入和土地增收的分红,还能在村集体企业里工作。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住进老年公寓、按月领取养老金,看病报销,每年过四个节日,还能领到村里发放的粮油米面。中小学生免费上学,考上高中、中专院校和大学的可以获得奖励。每年的取暖费村里也予以补贴。周台子村民已经过上了令城里人都羡慕的幸福生活。

        “资源是集体的,开发富大家”,正因为范振喜恪守“共富共享”的理念,周台子村民才获得了巨大的实惠。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取舍上,范振喜拥有一颗坦坦荡荡的无私真心,推动了乡村振兴在周台子村落地生根。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