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迈向美好生活】
和煦的阳光照进浙江德清县雷甸镇中兴社区“暖心之家”庇护中心,让在此的每一位“特殊员工”感到阵阵暖意。
走进一楼的工坊,温馨雅致。一张大桌子上,堆放着很多外贸围巾。20岁的高兴雅与另外五六位男女员工,或站或坐,正安静地把一块块绚丽的围巾叠好装进透明的塑料袋。这是经社区干部牵线,当地一位名叫陈勇文的围巾老板设立的一个围巾加工点。
说是加工,其实是最后一道工序,操作很简易,只要把成品折好装进袋子即可。即便如此,有时也要返工重装,因为在这里“上班”的是一群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的特殊员工。
“劳动不累,且有收入,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监护人的负担。”中兴社区妇女主任陈国华介绍,“劳动不是目的,主要是让他们感受到融入社会的温暖和希望,使他们的家庭在奔小康的路上振作精神、增添信心。”
身材单薄、患有精神抑郁症多年的高兴雅,刚到庇护中心时,不愿说话、难与人沟通。现在,她脸上阴霾少了,也愿意与人交流了。一旁的阿姨微笑道,兴雅干手工活不快,但每天至少也能赚10多元。身心渐渐康复,还能自食其力,她家人可开心了。
为了让残疾人家庭放心,庇护中心有专门的社工和专职阿姨全程负责陪护。除安排做些简单的手工劳动,还组织他们练字、画画、做游戏,以及康复训练。中午,免费提供每人一荤二素的饭菜。
既帮助他们辅助性就业,又有助康复治疗,这种“日间照料+工疗”的新型助残模式受到了残障人士及其家庭的欢迎。
20岁出头的李钢从小智障,没有进庇护中心前,一直窝在家里发呆。他妈妈只能在家长期照顾,根本无法外出赚钱。“不仅苦了孩子,也打乱了我们全家人的正常生活。”李妈妈说。去年底,社区残疾人庇护中心开张,李钢的父母愁眉顿开,马上送孩子进庇护中心。
“现在他爸爸上班安心,我也可以放心地去打工了。”李妈妈说,来庇护中心5个多月了,孩子变开朗了,双休日还嚷着要去呢。
陈国华笑道,庇护中心开关门时间是上午8点半到下午3点半,但是早上7点多,他们就在门外等候了,下午4点钟还不想离开。
如今,德清已建有类似的“就业康复两不误”的庇护中心13个,全年为重度残疾人提供精准康复训练服务5200多人次。其中,近200名重度残疾人获得照料服务和庇护性就业。
德清县残联副理事长葛国松说,现实生活中,残疾人就业创业困难多。特别是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多数处于家庭长期看护的封闭状态,不仅拖累了家人而且也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如何让他们生活得更加充实、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与他们的家庭齐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除了政府部门组成“大残联”运作机制,设立“暖心之家”残疾人庇护中心等举措外,这些年来,在德清县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当地企业与社会组织等,也纷纷搭建关爱残疾人的阳光新家园,形成多层面、立体式助残扶残体系。
据介绍,德清目前在全县167个村、社区成立了残疾人协会,并建立了专职委员聘任考核机制,还在浙江省率先实施了重度听力、言语残疾人信息交流补贴。全面推行为重度残疾人上门办证等服务,实现残疾人办证、审批等“最多跑一次”的愿望。去年,全县有7000多人次的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本报通讯员 王力中 本报记者 严红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