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中国民用航空局与中国铁路总公司签署《推进空铁联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完善空铁联运基础设施、创新空铁联运产品、提升空铁联运服务、扩大空铁联运信息共享、推动空铁联运示范工程5个方面展开合作,促进综合运输服务一体化发展。
日前,在民航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相关负责人对空铁联运战略合作协议进行了解读。
空铁联运是怎么回事
空铁联运,用最简单的话解释就是航空与铁路之间的联合运输。早在2012年,东航、春秋等多家航空公司就与上海铁路局开展了空铁联运,长三角诸多城市的旅客可以坐高铁先到上海,再通过航空的接力运输往来国内外。2014年,天津民航推出“经津进京”和“经津出京”双向空铁联运产品,即通过飞机、地铁和高铁的联运为进出北京的旅客提供新通道。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国空铁联运不断拓展,但与欧洲、日本、韩国的同类产品相比、与广大旅客的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其综合运输水平、购票形式、空铁联运的转运以及服务衔接等仍不尽如人意。
由于铁路和民航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特点,铁路和民航长期各自为旅客提供单一运输产品,但空铁联运可以为旅客提供更多选择,吸引更多旅客出行。“北京坐飞机到广州需花费3小时、1500元,坐高铁需花费8小时、870元;若从北京坐高铁到石家庄,再乘飞机到广州则需花费5.5小时、970元。空铁联运的时间和费用均介于两者中间,不仅可以吸引特定旅客,而且可以在发生不正常运输时舒解客流、减少服务压力。”中国民航局运输司司长刘锋说。
“民航和高铁的互补性是非常明显的,比如民航容易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而高铁覆盖范围不如民航,特别是在中西部偏远地区,以及在一定距离上确实要在时间成本上高于民航。对于出行人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可以灵活转换,以应对不同情况变化的需求,过去在这方面做得还是不足。”国航公关部门的王悦表示。
空铁联运如何实现
民航与铁路早期在建设和规划中缺乏融合,使得有些城市的机场与高铁站相距甚远,客观上对不同交通工具之间的互转造成了阻碍。实际上,航空枢纽除了规模和航线网络的连通性之外,与外部的连接性也是一个重要的优势之一,比如欧洲重要的枢纽机场法兰克福机场、巴黎戴高乐机场、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等都直接与火车站相连。
根据此次民航局和铁总签署的协议,双方将首先在完善空铁联运基础设施方面加强战略协作。在规划新建和改扩建机场、车站枢纽过程中,根据不同运输方式特点,实现枢纽功能布局紧凑、客流衔接有序、换乘方便快捷;共同推动有需求有条件的城市机场和高铁车站在规划及建设上无缝衔接,实现“零换乘”,在有需求无条件的机场与车站间开展摆渡服务或探索采用其他方式进行衔接。
随着社会的发展,综合性交通枢纽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一些地市的综合性交通枢纽也逐步发挥作用,比如上海虹桥机场和虹桥高铁站综合枢纽已运营多年。目前国内已经有11个机场将高铁站接入航站楼,而正在修建中的首都第二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也都明确提出接入高铁线路的规划。
“在人们日渐追求更新更快的交通方式之下,空铁联运更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不仅可以丰富区域之间的彼此联系,更可以促进彼此间经济的发展,实现良好的正向促进作用。”中国民航大学教授孙晓萍说。
据了解,为了推行空铁联运更好地实施,民航局和铁总将在产品的创新性和服务方面引导民航和铁路企业深度合作,共同设计开发联程运输产品,实现旅客“一站购票”,研究联程运输票价优惠政策、联运旅客行程延误解决方案、退改签制度和票款清算机制,加强常旅客计划、特殊旅客保障等方面的合作。
此外,双方将鼓励航空公司、机场、铁路车站在联程服务方面创新服务流程、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范围、完善联合应急保障措施;优化空铁联运机制下的列车与航班计划编排;根据需要在机场、车站互设中转服务中心,互相提供抵离信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铁路对机场到达转乘火车无托运行李的旅客免除安检等服务。
“不论铁路、民航或其他交通运输方式,服务旅客都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相信民航与铁路将会以此次《协议》的签署为契机,继续深化合作、优势互补,为旅客提供高效的出行服务,不断提升广大旅客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未来,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民航与高铁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趋势将更加明显,‘民航+高铁’将为中国特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巨大的实践与理论创新空间。”刘锋表示。
(本报记者 訾谦 本报通讯员 李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