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15日电(记者刘博超)随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内“月宫一号”舱门缓缓开启,“月宫365”实验获得成功。
“月宫365”实验于2017年5月10日开始,至2018年5月15日出舱,共历时370天,是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一个生物系统如何实现为不同代谢水平的乘员组提供生命保障,并保持系统稳定,实现了闭合度和生物多样性更高的“人—植物—动物—微生物”四生物链环人工闭合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循环运转,且保持了人员身心健康。
实验志愿者共有8名,分为两个乘员组。1组值第一班,持续时间60天;2组值第二班,持续时间200天,已打破此前由俄罗斯创造的同类系统中最长驻留180天的世界纪录;1组再值第三班,原计划持续时间105天。此次出舱时间比原计划延迟了5天,延迟出舱是“故意”模拟的突发状况,且舱内志愿者事先不知情,主要为研究突发状况下他们的心理状态。
“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红介绍,“月宫365”实验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生物调控技术,并通过实验过程中不同代谢水平的乘员组换班更替、停电及设备故障冲击等突发状况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的稳定性,明确了影响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发现了在幽闭空间中自然光制度变换对人的生物节律和情绪的影响规律,发明了模拟自然光变换调节人体生物节律和情绪的技术和设备,并建立了植物长期连续高效栽培技术、营养液长期循环利用净化和调配技术。
“‘月宫365’实验成功对于人类实现在地外长期生存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月宫一号’所积累的经验、技术、成果,将为在月球及其他星球长期驻留和飞船星际飞行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长时间的密闭生存实验获得的生理和心理数据,以及研究建立的调控措施和技术,将为未来的星球基地探索活动人员的健康保障提供重要依据和技术支撑。”人机与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