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11日 星期五

    “老百姓的事今天能办,绝不拖到明天”

    ——记辽宁锦州北镇市正二村党支部书记王桂兰

    作者:本报记者 刘勇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11日 05版)

        【最美基层干部】

        担任村支书23年,患白血病20年,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疾病仍然死死纠缠着她。

        “我现在还不能走,答应父老乡亲的事还没办完呢!”锦州北镇市正二村党支部书记王桂兰说,自从得了这个病,我就更懂得时间的珍贵,老百姓的事今天能办,绝不拖到明天。

        王桂兰得病20年没有倒下,是因为心中有一种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活下去,为百姓多办事办实事。

    干部有思路,群众致富有出路

        1975年,高中毕业的王桂兰与大学失之交臂,回到村里当团委书记。1995年被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

        当时的正二村村部坍塌,道路泥泞,还欠了37万元外债。“37万元,天大个窟窿,你能堵上吗?”丈夫第一个反对,王桂兰耐心地对丈夫说:“我从小在这里长大,父亲就是在贫困中死去的,我想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正二村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出路在哪里?干部有思路,群众致富才有出路,王桂兰先后下了三步棋——

        发展税源型工业。从大连吸引来投资1000万元,成立酒业有限公司,当年年产纯粮型白酒500吨,安置100多人就业,上缴税金100多万元。之后又陆续启动了正二村留守儿童之家和托老所,从北京引进一家测土施肥公司,建成标准化驴舍10栋。日前,年出栏优良种猪12万头的正二村优良种猪繁育基地又正式签约。

        发展高效农业。扶持本村花生加工能人牛德春,从一个家庭小作坊发展壮大成远近闻名的花生集散地,发展合作社社员500户,辐射本镇及周边地区多个花生基地。扶持本村养殖能手郑玉伟,建成养猪合作社,发展社员480户,辐射临近乡镇村屯120个。

        发展商贸产业。借助北阜公路、大高线从村中通过的优势,大力发展建材、农资、饲料、餐饮、修理、美发等个体私营经济。目前,全村个体工商户达60户,每年三产创收超过2500多万元。60多户村民在城里买了楼房,300多户买了汽车。

        现在,村里不仅翻建了200平方米的村部,还建成了集留守儿童之家、托老所、干部培训基地、村“两委”办公、便民服务、文体休闲六大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便民服务中心。

    每一天都要用来为人民服务

        村子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可王桂兰却病倒了。1998年,也就是她担任村支书的第三年,她被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这种病,需要做骨髓移植,至少需要30万元。

        乡亲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要为王桂兰捐款,但她坚决不同意:“我怎么能欠乡亲们的钱?只要药物能控制,我就不做骨髓移植。”王桂兰的想法感动了医疗专家,专门为她制定了保守治疗方案,使她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20年来,王桂兰与死神抗争,与时间赛跑,把全部心血倾注在了村民身上。在伟业养猪合作社社长郑玉伟家,记者了解到夫妻俩致富的故事。

        2002年,夫妻俩出租了自家土地,到外地开了家小饭店。半年过去,生意一直没有起色,他们就回到了家乡。全家6口人,今后的生活如何起步?正当郑玉伟夫妻俩发愁之际,王桂兰主动借给他们钱养猪,并协调土地承包户提前解除承包合同,为他家找地方盖了简易猪舍。“没有王桂兰书记帮助,我们家的发展哪有这么快啊。”郑玉伟深有感触地说。

        65岁的村民宋孝一是退伍军人,想开超市又怕赔钱,王桂兰鼓励他说:“想好了就干,你得拿出在部队当兵的那股劲儿,给村里人做个榜样。”王桂兰帮他办执照、联系货源,一个40平方米的小商店如今办成了320平方米的大超市。2013年王桂兰当选全国“最美村官”,宋孝一代表村民到北京为王桂兰颁奖,他特意买了一套新西服,“这个奖给她,当之无愧。”

    “开不了道,我这个村支书就不干了”

        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可王桂兰家却频遭不幸。2007年初,52岁的丈夫被查出癌症,“都是我没照顾好他。”王桂兰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丈夫几次说身体不舒服,她本来答应陪他一起去检查,每次都是因为忙而耽搁,甚至答应给丈夫亲手织件毛衣也没有织完。在丈夫临终前,王桂兰握着丈夫的手说:“对别人的承诺,我都说话算话了。唯独对你,我没有兑现啊。”

        王桂兰的亲属对她既敬佩又埋怨:敬佩她,是因为她带病为群众做事;埋怨她,是因为她一心为公、铁面无私,有时候“六亲不认”。

        正二村村中央一条主路是死胡同,把这条路打通,是村民多年的愿望。通路就要扒房子、推大墙、涉及东西两头10户村民,恰巧王桂兰的母亲、大伯家的菜园子和四叔家的门房都在村西头。家人听说王桂兰要拆自己家的菜园子、门房,都很不理解。

        70多岁的大伯冲着她喊:“为啥总拿咱老王家开刀,这可是祖辈留下的院子啊。”母亲则躲在一旁流眼泪。到后来,王桂兰也来劲了:“开不了道,我这个村支书就不干了。”

        再后来,工程如期开工。回想亲人的愤怒和眼泪,王桂兰的内心也曾备受煎熬。拆迁后她病情发作被送进医院,出院回村后不久,她的母亲和婆婆一周时间内相继离世。

        “有时想想很亏欠亲人,但为了大家伙儿共同的事,就要舍小家、顾大家。人的一生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我要做天上的星,春来无语,秋去无声,当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将无愧无悔。”王桂兰说。

        (本报记者 刘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