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10日 星期四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发挥好地震遗址的社会教育功能

    作者:本报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10日 04版)

        5月,四川绵阳市北川县,葱茏的草木渐次将曾经撕裂的山川覆盖。位于北川县曲山镇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室内馆主题陈列展和室外部分老县城地震遗址,伴随着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的到来,参观人数倍增。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2月12日到四川汶川映秀镇考察时叮嘱,一定要把地震遗址保护好,使其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牢记这份责任和使命,科学稳妥地推进“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开放接待工作,有效保护好北川老县城、唐家山堰塞湖等地震遗址,积极开展社会教育与科普体验活动。自2010年开放以来,地震纪念馆已接待参观者1608万人次,成为教育公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地。一场解说,一次亲历,一番体验,参与者在这里铭记灾难历史,强化防灾减灾意识,也不断感受着强大的中国力量。

    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这幅图片是叔叔阿姨正在抢救埋在废墟下的这个哥哥。”站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室内馆的灾难展厅,来自成都的李小兵认真地为10岁的儿子李政讲解每一幅图片背后的故事。

        李政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1600多万观众之一。自纪念馆开展以来,这里已经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开展地震科普教育和防灾减灾教育培训的基地。

        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造成损失最大的一次灾难,铭记这场灾难,更是一次任重道远的长征。“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室内馆选址北川老县城侧,是因为北川处于“5·12”汶川特大地震宏观震中,震级高,破坏强,人员、财产损失巨大,受灾最为严重,加之北川老县城整体原貌保存,周边还有唐家山堰塞湖、沙坝地震断层等遗迹。在《汶川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与映秀震中遗址纪念地、汉旺地震工业遗址纪念地、虹口深溪沟地震遗迹纪念地一道构成了四川省灾后精神家园规划建设的“一馆三地”,成为留存灾难记忆、纪念凭吊罹难同胞的平台,同时还是世界级地震灾难研究基地和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

        地震研究专家何永年说:“设法将发生频率不高的强震数据和遗留的各种现象科学稳妥地保留起来,供后人研究借鉴,对解决包括地震预测预报、建筑物抗震性科学难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单霁翔在回顾抗震救灾文化遗产抢救保护过程时说:“抗震救灾中所体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所展现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凝聚力,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诠释,是我们战胜困难、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力量。”

        “我们的工作,不只是告诉大家地震带来的悲痛有多么沉重,更要让大家知道,灾难带来的虽然是一种难以抗拒的破坏力,但是在灾难面前同样会催生出更加强大的凝聚力。”“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讲解员羊芳说。

    与时间赛跑保护好地震遗址

        8小时的工作时间,平均步行8公里,这是绝大多数“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工作人员的日常。他们不仅要做好观众接待工作,还要与时间赛跑,保护和利用好这座内涵丰富的纪念馆。

        对于地震纪念馆而言,不管是过去10年还是未来,最大的挑战是要与时间赛跑,完整收集所有的地震实物、资料,保护北川老县城、唐家山堰塞湖等地震遗址遗迹。

        “洪水和地质灾害隐患是老县城遗址的最大威胁。”地震纪念馆负责人介绍,“北川老县城这样体量巨大的遗址,如果任凭风吹雨打、日晒霜冻,那坚持不了多久。”现在的北川老县城遗址,因暴雨、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频发,河道堆积体逐年抬升。每年夏秋,工作人员最为紧张,随时准备抢险。每一次风雨雷电,都是对地震遗址的考验。每年,地震纪念馆都要对老县城遗址湔江河段进行防洪疏浚,使河道行洪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不断对地震遗址建筑进行合理防护支撑。

        地震纪念馆及遗址的保护面积大,有近280.45公顷。近年来,已投入专项资金对野鸭沟泥石流、石索桥大岩崩塌、杨家沟泥石流等11处地质灾害进行了治理。通过治理,地质灾害对老县城遗址的侵害正在逐年减少。开放8年,无一例震损建筑倒塌。

        世人关注的唐家山堰塞湖治理开发也取得了进展,堰塞湖左岸泄洪洞、禹里乡治城防洪堤、小河湾护岸等工程相继完成;方便湖区群众出行的楼房坪大桥已经开始铺设箱梁。目前,唐家山堰塞湖综合开发利用工作获得了省政府批复同意,不久以后,一个全新的唐家山堰塞湖将呈现在人们面前,曾经的“水患”将真正变成“水利”,成为稳定的水源地,惠及一方百姓。

        为加强科学保护,纪念馆还经常请专家到现场评估、审定治理方案。地震纪念馆负责人说:“地震遗址的建设保护有其本身的特点和规律,我们将始终坚持科学性,实施更好的保护。”

    搭建社会教育大平台

        前不久,由“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承办的“地震遗址保护与利用座谈会”在绵阳举行,国内外专家为地震遗址保护建言献策。而这样影响广泛的主题活动,地震纪念馆每年都要举办多场,搭建起了全国红色场馆发挥社会功能的大平台。

        发挥功能、动员公众,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防灾减灾教育,这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最为重要的社会责任。

        每年春节、清明节、防灾减灾日、羌历年等重大节假日,“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都会与当地政府一道,组织社会公众举行祭奠纪念仪式等活动。地震纪念馆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对前来参观的游客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地震纪念馆还会同中小学校等广泛开展防震减灾实训和地震科普活动,增强公众防震减灾能力。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开展的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部队、进企业“五进活动”,也不断拓展着地震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将静止的纪念馆变成了一座“流动纪念馆”。如今,“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已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窗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本报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