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福路51号”,上海杨浦区一幢掩映在绿意中的洋房。这里曾是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的住所。如今,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复旦大学发起,上海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支持,修缮后的这幢建筑作为复旦大学校史馆专题馆的《共产党宣言》展示馆试运行,重新回到公众视野。人们可以走进这里,重温“真理的味道”,触摸信仰的力量。
说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就不得不提到陈望道。从《共产党宣言》1848年在欧洲发表,到陈望道1920年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马克思主义真理和共产主义信仰在中国迅速传播、发展。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影响和培育了无数先进分子投身革命,促使他们由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共产主义者,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真理之光’,《共产党宣言》就是‘信仰之源’,是在中国大地上催生了无数革命先驱源源不竭的奋斗动力。”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如是讲述辟建《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的初衷,她说,“我们以‘信仰之源’为主题将陈望道故居打造成《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希望使之不仅成为复旦党史、校史的教育基地,而且也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红色地标。”
真理的力量在这里传承
走进小楼一层的序厅,陈望道1920年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浮雕静静陈列,与一件中央编译局赠送的,由《共产党宣言》中文全文排列而成的马恩浮雕宣传品相映成趣。步入宣言展厅,还能看到陈望道曾使用过的桌椅、柜子。
从“诞生:阶级使命、人类解放”“共震:华夏命运、道路抉择”“中译:承译巨著,传播火种”到“影响:信仰之源、时代担当”,长设的“宣言中译·信仰之源”主题教育展,系统展示《共产党宣言》的诞生、传播、翻译、版本,及其对中国革命和革命者的巨大影响。
这里不仅展示了1920年出版的首版陈望道中译本,再现了承印首版《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又新印刷所,还专门辟设版本厅,用以安置从坊间搜罗的部分宣言版本。其中,就包括1918年的珍贵德文版本和刊载幸德秋水《共产党宣言》日译全文的图书《社会主义研究》。据现有研究,后者应是陈望道作为中文翻译依据的底本。
1920年早春时节,陈望道回到故乡浙江义乌分水塘村的老宅。简陋的柴屋里,只有一盏煤油灯、一块铺板、两条长凳。凭借着一本日文版、一本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他夜以继日地翻译。曾将墨水误作红糖,吃下母亲送来的粽子。这则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的故事名叫“真理的味道”,也在展厅中不断播放。
“我信仰马克思主义……活着一天,就要为党工作一天。”陈望道这样说,也这样做。《共产党宣言》全篇译文不足两万字,但陈望道花费了平时译书的五倍精力。他是带着对马克思主义深刻的理解和信仰去翻译的。因此,用词非常生动并且准确。《共产党宣言》中文版中包含着的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革命时代,陈望道不惧威胁,团结各方力量驱除黑暗,迎接光明;身为复旦大学校长,他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付之于学风与校风建设,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求真精神为核心,以学科设置的科学体系化为依归,以建设“我们伟大的党领导下的现代化大学”为目标,切实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诠释“信仰之源”的内涵与力量……投身新中国建设事业,陈望道始终秉持赤子之心,为党和人民尽心尽力。
如今,新时代的人们追寻《共产党宣言》的故事,求索信仰的源泉,真理的力量在时间的河流中不断汇聚、壮大。
人格的魅力在这里闪光
沿着褚红色的楼梯向上,小楼的二、三层,原是陈望道的生活起居之所,记录了1956年至1977年间他的生活形迹与工作点滴。
最初,学校本想将整幢楼让予陈望道居住,高风亮节的他却执意谦让。“国福路51号,总面积大约为300多平方米,大大小小的用房有十间之多,当时只有三口之家的陈望道,左想右想也不愿迁入这一新居。后来经学校再三说明并答应将校内的语法、逻辑、修辞研究室迁至国福路5l号底层,问题才得到解决。”在陈望道之子、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陈振新发表于《解放日报》的署名文章《复旦人的百年记忆:国福路51号》中,这段轶事被记录下来。
在中国语言学领域,曾出版《修辞学发凡》《文法简论》等著作的陈望道堪称大家,而在其建议下建起的这个语言研究室,也不负所托,成为今日复旦大学中国语言研究所的前身,为复旦大学的语言学发展和陈望道自身的学术事业,提供了宽松有序的研究氛围。
复旦大学档案馆负责人介绍,陈望道是复旦校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新中国成立前后,他于复旦任职的总时间近50年,约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这所巍巍学府留下了他丰富的历史资料。此次修缮后的旧居二层集中布置了主题为“千秋巨笔·一代宗师”的展览,复原了陈望道的书房,介绍《共产党宣言》全文首译者陈望道的生平事迹,勾勒出作为社会活动家、教育家、思想家、学者的陈望道的光辉人生。三层则是展览的珍档展厅,将展示陈望道的藏书、手札及百年诞辰时的名家题字。
书房复原厅里,摆放着陈望道端坐的蜡像。他仍然笔耕不辍,一如生前常有的状态。几张书桌上,堆放着普通话推广方案,《辞海》定审稿,校长室的行政公报。
“红色基因”在这里延续
小楼西北角的旧居车库,改建为车库影院,播映《大师陈望道》和《信仰之源》。
一本书,一个人,一种精神,陈望道及其与他相关的故事,早已成为一种集体记忆铸就的底蕴。
负责旧居修缮的工作人员介绍,整个旧居的修缮以“修旧如故”为原则,为此甚至请到了远在外地的老邻居一同回忆细节。修缮方案经过文物部门和专家的严格评审,一扇腐朽破损的木门被更换成新门后,也要对新门进行做旧处理,以便于增强参观者的历史代入感。就连树木、草坪、水泥地面等小楼周边环境细节,也都尽量按照陈望道亲属、学生、老邻居等记忆中的样子来复原,努力“让历史可凝聚,让建筑可阅读,让信仰可升华”。
“陈望道老校长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既引领了无数先驱走上革命的道路,也种下了复旦大学办学治校的‘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之源。”焦扬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更大决心、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强合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上海是《共产党宣言》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文全译本的诞生地,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这座城市拥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积淀。穿越时光,在这方刻着历史印记的天地,真理和信仰的力量恒在,先辈的故事弥新。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高怀东说:“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对于当代青年而言,是思想的涤荡,更是激励自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最佳启迪。”
(本报上海5月5日电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